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docx
文件大小:393.29 K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9
总字数:约1.35万字
文档摘要

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必背知识点归纳整理

目录

TOC\o1-3\h\z\u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1

第1课《运动和力》 1

第2课《小球的运动》 1

第3课《运动的形式》 1

第4课《车来了》 2

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 3

第5课《声音的产生》 3

第6课《声音的传播》 3

第7课《声音的变化》 4

第8课《噪声的危害与防治》 5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月球》 5

第9课《探索地球》 5

第10课《认识太阳》 6

第11课《登上月球》 7

第12课《月相的变化》 8

第四单元《植物的生长》 10

第13课种辣椒 10

第14课不同环境中的植物 11

第15课调查家乡植物 12

第五单元《生物的特征》 13

第16课养蚕 13

第17课动物的“家” 13

第18课生物和非生物 14

第六单元《电的本领》 14

第19课《灯泡亮了》 14

第20课《导体和绝缘体》 16

第21课《安全用电》 17

第七单元《设计制作小台灯》 18

第22课《设计小台灯》 18

第23课《制作小台灯》 19

第24课《太阳能小台灯》 19

PAGE1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第1课《运动和力》

1.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或者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等现象,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2.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3.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举例:小球击倒矿泉水瓶,用锤子砸核桃,用石子击穿纸,用橡皮把沙堆砸出坑等。

4.依据运动的球能把瓶子击倒、运动的锤子能把核桃砸开等事实,推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就是在推理。

第2课《小球的运动》

1.我们怎样让小球以不同的方式运动起来?对抛、平抛、自由下落等

2.小球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3.怎样描述小球的运动?从小球运动的快慢、方向、轨迹等方面描述小球的运动。

4.给运动轨迹分类,可以分为两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5.生活中,运动的物体随处可见,你能举个例子,像我们刚才描述小球的运动那样,说一说物体的运动吗?

答:滑道运动:运动轨迹为曲线,是曲线运动;

箱式电梯:电梯向上或向下运动,运动轨迹为直线,是直线运动;

滑冰运动:运动轨迹有时为直线有时为曲线。

5.按照运动路线,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第3课《运动的形式》

1.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滚动、摆动)

2.通过观察木块上标记点的连线,可以判断出木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是否保持平行,如果连线始终平行,可以得出木块的运动形式为平动。

3.人用一只手将钢尺的一端用力压在桌面上,用另一只手拨动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可以发现钢尺上红色的标记按一定的运动轨迹作往复运动,这说明伸出桌面一端钢尺的运动形式是振动。

4.用嘴吹动纸风车,纸风车转动时扇叶上的两个标记点始终围绕风车的轴心作圆周运动,得出风车的运动形式是转动。

5.手推车运动时,各部位的运动形式是不同的,车身在平动、轮子在转动。落地扇运动时,各部位的运动形式不同,扇叶在转动,整个扇头在摆动。摆钟运动时,各个部位的运动形式也不同,时针、分针和秒针在转动,摆锤则在摆动。

6.电动车在行驶时,轮子在转动。高铁在行进时,车身在平动。电钻打墙时,墙在振动。

第4课《车来了》

一、列车站台安全线相关

1.设置原因:列车快速经过时,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人若靠近列车(越过安全线),外侧大气压会把人推向列车,引发危险,所以要在安全线内候车。

2.模拟实验理解:用两张纸模拟人,吹风机模拟列车。吹风时,两张纸会靠拢,说明气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类比列车经过时的压强差情况。

二、道路安全标线

1.常见标线:斑马线(行人过街用)、非机动车道标线(区分非机动车行驶区域)、公交站台标线(规范公交停靠)、路口导流标线(引导车流)等;还有安全岛,供行人二次过街避险,保障行动缓慢人群安全。

三、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1.行为规范: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翻越护栏;不在道路玩耍、打闹;不与机动车抢道;过无红绿灯路口要仔细观察、确认安全;驾车时注意盲区。

2.事故应对:遇交通事故,拨打报警电话,准确报地点、人员车辆伤情,交警到前保护现场。

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

第5课《声音的产生》

1.根据音叉、水、空气等发声时都在振动的现象,得出物体发声时会振动的结论,就是在归纳。

2.怎样让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

答:发声物体停止振动,声音停止。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声音具有能量。声能是自然界中的一种能量形式。

5.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