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技巧指导与练习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考查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还能锻炼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下面我们将从常见题型、解题方法以及练习题三个方面深入学习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技巧。
一、常见题型
基础知识题: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字词的读音、写法、含义,以及对句子的理解等。例如,根据拼音写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解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判断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等。
内容概括题:要求学生概括文章或段落的主要内容,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人物形象分析题: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品质等。比如“从文中可以看出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中心思想归纳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常见问法有“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句子理解与赏析题:分析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作用或赏析句子的优美之处,如“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这句话好在哪里”。
二、解题方法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拿到文章后,先快速通读一遍,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体裁和中心思想,明确文章的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等)。
审清题意,明确要求: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问,确定答题方向,避免答非所问。
带着问题,再读文章:根据题目要求,有针对性地在文中寻找答案。对于基础知识题,可直接从文中找到相关内容;对于概括类题目,要找出关键语句,进行归纳总结;对于分析类题目,要结合上下文,从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方面入手。
组织语言,规范答题:答题时语言要简洁、准确、通顺,尽量使用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注意书写规范。
三、练习题
练习题1:《小猴子下山》片段
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
小兔子跑进树林里,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问题: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掰(bāibēi)玉米
扛(kángkǎng)着
小猴子下山后,依次看到了什么?
小猴子最后为什么空着手回家了?
练习题2:《春雨》
滴答,滴答,下雨了。
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小朋友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
滴答,滴答,下雨了。
问题:
文中描写了哪些事物?
用“____”画出种子说的话。
小朋友为什么希望下雨?
练习题3:《小猫钓鱼》片段
猫妈妈带着小猫在河边钓鱼。一只蜻蜓飞来了,小猫看见了,放下鱼竿就去捉蜻蜓。蜻蜓飞走了,小猫没捉着,空着手回到河边。这时,猫妈妈已经钓着了一条大鱼。
一只蝴蝶飞来了,小猫看见了,又放下鱼竿去捉蝴蝶。蝴蝶飞走了,小猫又没捉着,空着手回到河边。这时,猫妈妈又钓着了一条大鱼。
问题:
给多音字组词。
着(zháo)____(zhe)____
小猫为什么没钓到鱼?
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练习题4:《秋天的雨》片段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问题:
文中形容颜色多的词语是______。
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画出一个拟人句。
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______,把红色给了______,把金黄色给了______,把橙红色给了______。
练习题5:《乌鸦喝水》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问题:
照样子,写词语。
一颗一颗:____________
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
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
练习题6:《坐井观天》片段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