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儿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正确的是()
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转铁蛋白饱和度增高
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
C、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D、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转铁蛋白饱和度增高
E、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时,由于铁缺乏,血清铁降低,机体为了增加铁的摄取,总铁结合力会增高,而转铁蛋白饱和度则降低。
2.患儿,11个月,因“发热呕吐2天”来院,伴持续高热,呕吐2次,拒食,神萎。稀大便2次,无腹胀,外周血象发现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最有助于诊断明确的体征是
A、肠鸣减弱
B、腹部反跳痛阴性
C、右下腹拒按
D、肠鸣活跃
E、腹部们及腊肠型包块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患儿外周血象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结合发热、呕吐、拒食等表现,考虑可能为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右下腹拒按是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的重要体征,有助于诊断明确。腹部触及腊肠型包块多见于肠套叠;腹部反跳痛阴性不能提示诊断;肠鸣活跃或减弱不是特异性诊断体征。
3.骨样组织堆积可致
A、枕秃
B、方颅
C、O形腿
D、手足抽搐
E、前囟迟闭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时,因骨样组织堆积,可导致方颅。枕秃主要是由于多汗刺激头皮导致;O形腿是由于骨质软化与肌肉关节松弛,患儿开始站立与行走后双下肢负重,出现股骨、胫骨、腓骨弯曲所致;手足抽搐主要是维生素D缺乏导致血钙降低引起;前囟迟闭与维生素D缺乏致颅骨软化等有关,而非骨样组织堆积。
4.无尿()
A、每日尿量200ml
B、每日尿量100ml
C、每日尿量400ml
D、每日尿量300ml
E、每日尿量30~50ml
正确答案:E
5.心肺复苏时,气管内注射肾上腺素的剂量是()
A、0.01~0.02mg/kg
B、0.5~0.6mg/kg
C、0.1mg/kg
D、0.05~0.06mg/kg
E、0.3~0.4mg/kg
正确答案:C
6.脑脊液无炎症改变,早期血氨高、血糖低血清转氨酶高()
A、化脓性脑膜炎
B、病毒性脑炎
C、瑞氏综合征
D、急性肾炎伴高血压脑病
E、急性中毒性脑病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瑞氏综合征是一种以急性脑病合并肝脏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脑脊液检查通常无炎症改变,早期可出现血氨升高、血糖降低、血清转氨酶升高等表现。病毒性脑炎脑脊液可有炎症改变;急性肾炎伴高血压脑病主要与肾脏疾病及血压有关,一般无上述典型表现;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有明显炎症;急性中毒性脑病多有明确中毒史等特点与题干不符。
7.大便腥臭,暗绿色似海水样,可有伪膜排山,涂片可见G+球菌
A、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B、伪膜性肠炎
C、真菌性肠炎
D、鼠伤寒沙门氏菌小肠结肠炎E空肠弯曲菌肠炎
正确答案:A
8.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后遗症期,最主要的特点
A、无任何临床症状
B、血生化正常
C、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D、骨骼干后端无活动性病变
E、精神神经症状消失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的儿童,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无其他临床症状,血生化正常,骨骼X线检查骨骼干骺端无活动性病变。所以最主要特点是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9.血清铁与血清总铁结合力的百分比()
A、血清铁蛋白
B、血清总铁结合力
C、血红蛋白
D、转铁蛋白
E、转铁蛋白饱和度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转铁蛋白饱和度是指血清铁与血清总铁结合力的百分比。血清铁蛋白是反映体内铁储备的指标;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转铁蛋白是一种能结合和转运铁的蛋白质;血清总铁结合力是指血清中运铁蛋白全部与铁结合后铁的总量。
10.患儿,5个月。体检发现胸骨左缘2~3肋间有3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2音亢进,固定分裂,超声心动图可能出现的改变是()
A、左房,右室扩大
B、右房,右室扩大
C、右房,左室扩大E。双室扩大
D、左房,左室扩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房间隔缺损时,由于左心房压力高于右心房,出现左向右分流,导致右心房、右心室容量负荷增加,可出现右房、右室扩大。该患儿胸骨左缘2~3肋间有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2音亢进、固定分裂,考虑房间隔缺损可能性大,所以超声心动图可能出现右房、右室扩大。
11.若股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下肢血压低于上肢,提示(
A、肺动脉高压
B、动脉导管未闭
C、肺动脉狭窄
D、右心室肥厚
E、主动脉缩窄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主动脉缩窄时,可出现股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下肢血压低于上肢的表现。这是因为主动脉缩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