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文件大小:6.18 M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9
总字数:约1.22万字
文档摘要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结构“非粮化”。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足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下图反映近年来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乙省相比,甲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A.人均耕地多 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 D.淡水资源丰富

2.广东省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主要原因是()

A.复种指数降低 B.市场需求量减少

C.耕地面积减少 D.化肥施用量减少

3.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降低耕地的“非粮化”率,应()

①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②开发后备耕地资源③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④加大种粮补贴力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A2.C3.D

【解析】

【1题详析】

由材料可知,甲地为黑龙江省,黑土面积广阔,但是人口外流严重导致人口较少,粮食需求量远远小于粮食产量,导致稻谷出现供需盈余,A选项正确;农业劳动力多少并不是稻谷出现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劳动力多会导致稻谷的需求量变多,B错误;复种指数与所在地区的热量条件有关系,材料当中并没有提到热量条件的改变,C错误;淡水资源只是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灌溉水源,并不是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D错误;故选A。

【2题详析】

广东省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并不会出现复种指数降低的现象,A错误;广东省经济较为发达,人口较多,粮食需求量较大,B错误;广东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大,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耕地面积减少,导致稻谷产量降低,C正确;化肥施用量的减少,并不一定能使粮食产量降低,广东粮食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耕地面积的减少,D错误;故选C。

【3题详析】

占补平衡制度主要针对耕地数量保护和占补质量对等(如防止“占优补劣”),但未直接解决“非粮化”问题?。“非粮化”的核心矛盾在于经济效益差异,而非单纯耕地数量流失,①错误;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有限且开发难度大,过度开发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开发后备耕地资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非粮化,②错误;规模化经营通过整合零散耕地、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可显著增加粮食种植收益,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减少耕地转向经济作物等“非粮化”行为?,③正确;通过提高粮食种植补贴,可弥补粮食生产收益较低的短板,直接激励农民优先种植粮食作物?,④正确;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碳源是向大气中排放CO2,碳汇是从大气中清除CO2,碳循环过程中地球系统内储存的碳的称为碳库。下图为北极地区陆地生态系统(虚线框内)碳循环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碳库乙为()

A.海洋 B.植物

C.土壤 D.河流

5.受北极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大气碳库每年()

A.净增加碳1.73×109吨 B.净增加碳1.8×109吨

C.净减少碳1.73×109吨 D.净减少碳1.8×109吨

6.北极地区碳库丙的碳积累量最大,主要是因为()

A.洋面广阔,溶解的二氧化碳多 B.气温低,有机物的分解较慢

C.生物量大,加大了对碳的吸收 D.气压高,增加了对碳的溶解

【答案】4.B5.D6.B

【解析】

【4题详析】

从图中可知,乙存在光合和呼吸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符合植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特点。乙有凋落物生成,这也与植物产生凋落物的实际情况相符,所以乙为植物,B正确。图中明确有河流输运将碳运往海洋的过程,海洋是丙输出碳的一个去向,并非乙,所以A错误。土壤虽然也是碳库的一部分,但土壤没有图中乙所具有的光合过程,C错误。河流主要是起到碳的运输作用,图中显示有河流输运的过程,而乙明显不是单纯的运输环节,D错误。故选B。

【5题详析】

甲为大气,大气碳库的变化量等于碳的输入量减去碳的输出量。碳的输入为呼吸释放(乙的呼吸8.7+丙的呼吸3.0=11.7),碳的输出为光合(13.5)。则大气碳库每年净增加量为11.7-13.5=-1.8(109吨),所以大气碳库净增净减少碳1.8×109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题详析】

北极地区气温低,微生物的活性低,有机物的分解较慢,使得大量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在土壤中积累,所以碳库丙的碳积累量最大,B正确。图中丙是北极地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碳库,并非海洋,A错误。北极地区由于气候寒冷,生物量较小,对碳的吸收有限,C错误。气压高与碳的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