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
地理试题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区域性人口回流是指流动人口由跨省流动转为省内流动,亦或由省内跨市流动转为市内跨县流动的返迁流动行为。下图示意近年我国区域性回流人口在不同行政等级城镇的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全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接受的区域性回流人口最多
B.东部地区的省会城市是区域性人口回流主要目的地
C.西部地区的县级城市对区域性回流人口吸引力最强
D.中部地区普通地级城市的区域性人口回流占比最高
2.与县级城市相比,普通地级城市区域性人口回流占比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二、三产业发展水平更高②占地面积更广大
③工资水平和生活成本更高④公共服务更完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针对我国人口区域性回流现象,下列应对措施合理的是()
A.提高直辖市能源工业、重化工业比重
B.扶持技能型劳动力丰富的普通地级城市发展
C.调整直辖市产业结构,扩大就业空间
D.全面落实城市落户、住房、医疗、教育等平等化
【答案】1.D2.C3.B
【解析】
【1题详析】
由图可知,全国省会接受的区域性回流人口占比为19.38%,直辖市接受的区域性回流人口占比为8.27%,小于普通地级城市回流人口占比44.59%,A错误;东部地区省会回流人口占比最小,B错误;西部地区普通地级城市回流人口占比最大,对人口吸引力最强,C错误;中部地区普通地级城市的回流人口占比最高,D正确。故选D。
【2题详析】
与县级城市相比,普通地级城市等级更高,经济更发达,二、三产业发展水平更高,公共服务更完善,对人口回流吸引力更大,①④正确;城市占地面积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②错误;一般地级城市比县级城市房价更贵,生活成本更高,③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题详析】
提高直辖市能源工业、重化工业比重会加剧环境污染,A错误;区域性回流人口回流至普通地级城市的比重最大,故应扶持技能型劳动力丰富的普通地级城市,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空间,引导普通地级城市高质量发展,B正确,C错误;地方政府在逐步取消城市落户限制的同时,应积极推进住房、就业等生计机会均等化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平等化,但受实际情况限制,短时间内难以全面落实,D错误。故选B。
某年3月洛阳正值桃花盛开时,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降雪伴闪电、打雷天气(该天气现象被称为“雷打雪”,是由冷暖空气交汇产生强对流引起的),地面厚积雪厚达20多厘米。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天气系统剖面图中,最符合“雷打雪”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此次降雪对该地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提高土壤温度 ②降低野火风险
③利于桃树挂果 ④改善土壤墒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4.D5.C
【解析】
【4题详析】
“雷打雪”是指因冷暖空气交汇产生强对流,导致降雪时常伴有闪电、打雷的天气现象。强对流说明暖气团是强烈抬升的,①②不符合,AB错误;对于我国而言,北方纬度较高应为冷气团,南方纬度相对较低,应为暖气团,C错误,D正确。故选D。
【5题详析】
3月在河南桃花盛开时,该地出现的“雷打雪”,最厚积雪达20多厘米。积雪反射太阳辐射,不利于土壤温度的提高,①错误;积雪为森林带来水分,可降低森林火险,②正确;桃花盛开,积雪压枝,不利于桃树挂果,③错误;之后,天气转晴,积雪融化可增加土壤水分,改善土地墒情,④正确;排除ABD,C正确。故选C。
沱沱河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辫状水系”发育。每年的特定时期,大量斑头雁迁徙至此,在沙州和两岸峭壁上筑巢、孵化、繁殖,“辫状河道”成为斑头雁的“天然产房”。而另一不同的特定时段,“辫状河道”易成为风沙的来源地,对途径的青藏铁路线上的列车运行造成不利影响。下图为沱沱河“辫状河道”局部地形和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6.沱沱河“辫状水系”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①河床平坦开阔,流速慢 ②气温日较差大
③两岸比降小,季节性洪水携沙多 ④水位的季节变化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沱沱河“辫状河道”成为斑头雁“天然产房”,是因为该时期()
①人类活动少,污染少 ②生物量大,食物来源充足
③河流含沙量小,水质好 ④沙洲四面环水,天敌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辫状河道”成为风沙来源地的特定时段最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