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
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综合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阿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部,总面积达3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仅约为12.3万人。若以噶尔至改则一线为界,可以画出阿里地区的“胡焕庸线”。下图为阿里地区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阿里地区的人口主要分布于“胡焕庸线”()
A.西北部 B.东南部 C.东北部 D.西南部
2.影响阿里地区人口密度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交通不便 B.降水稀少 C.光照强烈 D.气候高寒
【答案】1.D2.D
【解析】
【1题详析】
读图,阿里地区“胡焕庸线”的西南部城镇数量较多,由此可得出阿里地区人口主要分布于“胡焕庸线”西南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题详析】
阿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部,海拔高,气候高寒,气候高寒使得适宜人类居住和生产生活的区域有限,这是影响该地区人口密度的主要自然原因,D正确;交通不便属于社会经济因素,A错误;阿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部,降水稀少,有一定的冰川融水补给河流,与热量相比,降水稀少不是影响其人口密度的主要因素,B错误;光照强烈一般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限制因素,C错误。故选D。
2025年2月,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使用7架无人机化身“空中守护者”,在飞行过程中迅速捕捉并识别多种路面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无人机对路面情况的监测,可以使用()
A.RS探测道路积雪范围 B.BDS估算运动员出行用时
C.GPS绘制地区交通图 D.GIS监测车辆的排队长度
4.相较于路面固定监测,无人机监测()
A.快速响应能力强 B.只能在城市使用
C.数据稳定性更高 D.能实时传输数据
【答案】3.A4.A
【解析】
【3题详析】
遥感(RS)通过传感器获取地表影像,可识别大范围积雪覆盖,因此可以完成探测积雪范围的任务,故A对;北斗系统(BDS)主要提供定位导航服务,无法估算运动员出行用时(需结合历史数据与算法模型),B错;GPS提供地理位置坐标,但地图绘制需依赖GIS的空间数据整合与可视化功能,C错;只需要用RS进行监测就可以得出,不需要GIS分析,D错。故选A。
【4题详析】
无人机可快速抵达事故现场、拥堵路段等目标区域,响应时间较固定摄像头缩短60%-80%。支持灵活调整监测范围(如临时交通管制区域),覆盖效率提升显著,A对;无人机在山区、冰雪路面等复杂环境同样适用(如监测雪崩风险路段),与使用场景无关,B错;无人机受天气(强风、雨雪)影响较大,数据采集连续性弱于固定监测设备,C错;固定监测设备通过光纤/5G网络同样支持实时传输,此非无人机独有优势,D错。故选A。
我国某科研团队在福建发现了距今约1.5亿年(侏罗纪)的鸟类化石——政和八闽鸟,这是目前全球已知的、最古老的鸟类之一。下图为“政和八闽鸟”的化石样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政和八闽鸟”生存的年代()
A.经历地质史上最新一次大冰期 B.蕨类植物大量出现
C.环太平洋地带的地壳运动剧烈 D.哺乳动物迅速发展
6.该化石的发现,主要可以()
A.验证裸子植物的进化 B.推测恐龙灭绝的原因
C.研究鸟类动物的起源 D.确定化石的形成过程
【答案】5.C6.C
【解析】
【5题详析】
由材料可知,“政和八闽鸟”生存于侏罗纪(距今约1.5亿年),属于中生代中期。最新一次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距今约260万年)属于新生代,A错误;蕨类植物繁盛于古生代石炭纪(3亿年前),侏罗纪以裸子植物(如苏铁、银杏)为主,B错误;哺乳动物崛起于中生代末期(白垩纪)至新生代,侏罗纪仅存在原始小型哺乳动物,D错误;侏罗纪环太平洋板块俯冲加剧,燕山运动导致地壳剧烈活动,形成中国东南部大量火山岩地貌,环太平洋地带的地壳运动剧烈,C正确。故选C。
【6题详析】
该化石是鸟类化石,与裸子植物进化无关,裸子植物进化应通过裸子植物化石等研究,A错误;恐龙灭绝原因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