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
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四川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以平武盐源一线为界,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四川省也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下图示意四川省平武——一盐源人口界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的主导自然因素是()
A.河流B.气候C.地形D.植被
2.解决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主要措施()
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改善交通条件③加快农业现代化④加大基础教育投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1.C2.A
【解析】
【1题详析】
川东与川西地形差异大,川东多盆地、丘陵,川西多山地高原,地形的巨大差异导致川西人口少,川东人口多,人口分布差异悬殊,C正确;川东与川西都有河流分布,河流不属于主导因素,A错误;水平方向上,川东与川西气候和植被差别不大,也不构成主导因素,BD错误。故选C。
【2题详析】
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改善交通条件可以拓展区域联系,增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外出务工人口回流就业,这对解决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起重要作用,①②正确;加快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农业劳动力需求减少,加大基础教育投入也不能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③④错误;故选A。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我国流动人口急剧增长,人口流动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大规模人口流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图示意2001—2020年我国18个城市群常住人口的年均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001—2020年,我国人口迁入规模最大的目的地是()
A.京津冀城市群B.长三角城市群C.珠三角城市群D.辽中南城市群
4.导致哈长城市群近年来常住人口年均变化的因素是()
A.气候条件B.政策因素C.经济因素D.环境质量
5.应对哈长城市群人口变化合理的措施是()
A.放宽生育政策,提高生育率
B.大幅增加社会福利,放宽生育政策
C.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D.取消户籍管理制度,鼓励人口迁入
【答案】3.B4.C5.C
【解析】
【3题详析】
读图可知,长三角城市群的2001-2010和2010-2020年常住人口年均变化相加得到的值比其他城市群都要大,故2001—2020年,我国人口迁入规模最大的目的地是长三角城市群,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题详析】
读图可知,2001-2020年哈长城市群常住人口呈现负增长的情况,说明有大量人口迁出。结合所学可知,哈长城市群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近年来由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导致了大量人口迁出,C正确;气候条件和环境质量会对人口迁出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在短期内造成大规模的人口迁出,AD排除;结合所学可知,当地并未实行人口迁出的相关政策,B排除。故选C。
【5题详析】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哈长城市群人口呈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缓慢,导致人口迁出,故应对这种人口变化最合理的措施应该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增加当地就业岗位,发展就业前景,吸引人口回流和迁入,C正确;哈长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基数也不大,放宽生育政策对提高人口数量的作用不大,AB排除;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即使取消户籍管理制度,对人口迁入的吸引力也较小,对改变人口负增长情况的作用小,D排除。故选C。
“蜂巢屋”(下图),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每半年需维修一次,否则就会溶掉。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蜂巢屋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
A.森林覆盖率低B.河湖众多
C.全年气候干旱D.沙漠广布
7.“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