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
2月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前期,“三家分晋”已成定局,但直到半个世纪后,周威烈王册封韩虔、赵籍、魏斯为侯,三家才有与诸侯平起平坐的地位;田常虽然权倾齐国,但也要待其曾孙田和得到周安王的册封后,田氏才完成代齐的大业。这主要说明当时()
A.传统礼制影响深远
B.周王室仍握有绝对的权威
C.诸侯纷争日益加剧
D.儒家思想对列国影响深刻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战国前期,“三家分晋”、田常权倾齐国,但最终还要通过周天子的册封才最终成为诸侯,这说明当时周天子依然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传统的礼制尚存,A项正确;战国初期,周王室的权威已受到冲击,“握有绝对的权威”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诸侯间的关系,不能说明诸侯纷争日益加剧,排除C项;材料强调周王仍有象征意义,未体现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2.有学者指出:“刘邦的统一战争起步于秦朝覆亡之后项羽分封的既成格局,刘邦与其打天下的许多主要功臣之间并不存在秦始皇与其功臣之间那种绝对的君臣关系,而是秦亡后并列的诸侯,关系近似盟友、合伙人。”这一状况()
A.反映了政治制度对秦亡汉兴的影响
B.适应了政治形势发展的需要
C.表明了楚汉战争中刘邦获胜的必然
D.得益于郡国并行制度的实施
【答案】B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崩溃后,各地势力纷纷崛起,形成了多个相对独立的政治势力。刘邦在统一过程中,通过联盟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适应了当时政治形势变化的现实,B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刘邦与功臣的关系,与政治制度无关,排除A项;刘邦胜利的原因在于其正确的战略、善于用人等因素,而不是与功臣关系,排除C项;郡国并行制是汉朝建立之后实行的地方制度,材料涉及的是刘邦统一战争过程中的事件,排除D项。故选B项。
3.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采纳高颎建议,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出查,令百姓五党或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从轻指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簿。这一规定的实施()
A.旨在减轻贫困缓和社会矛盾 B.利于强化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C.促进了社会成员身份的平等 D.有效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隋文帝统治时期,规定地方官员要定期审核百姓的家庭情况,以此定等来征收赋税,这有利于强化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以此保障政府的赋役征发,B项正确;征收赋税与减轻贫困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强化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与社会成员身份平等无关,且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这一举措实施的具体情况,无法得知其对隋朝财政收入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4.《双童图》(如图)是唐朝西州(今吐鲁番)豪族张雄家族墓葬群出土的绢画(部分)。画中是两个身着源自西亚地区背带裤的儿童,左边抱着“拂菻(东罗马帝国/大秦国)犬”的孩童,右手高高举起欲抓住飞走的虫子,另一个孩童则睁大眼睛像是发现了什么,急切地呼唤同伴注意。该画作可用于说明()
A.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文化交流 B.物种交流频繁丰富了民众社会生活
C.民族交融推动了绘画技艺进步 D.疆域扩大增强了中华文明的辐射力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唐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双童图》中的儿童身着具有波斯特色的儿童服饰,手抱来自东罗马帝国的宠物狗,这反映出丝绸之路促进了西方文化的东传,A项正确;《双童图》中出现了一些异域物品说明当时存在中外文化交流,无法论证“频繁”的结论,且该图反映的是当地豪族的生活状况,以此论证“丰富了民众社会生活”属于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