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2025学年青海省海南州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文件大小:176.36 KB
总页数:30 页
更新时间:2025-06-19
总字数:约2.68万字
文档摘要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青海省海南州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

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一个考古学文化分布区内,聚落层级制中处于中心地位的聚落被称为“中心聚落”,它常通过防御设施、高等级的宗教和政治、经济中心功能设施来体现其中心地位。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中心聚落开始出现,它的出现反映了()

A.文化的多元形态 B.早期国家的形成

C.社会结构的变化 D.生产关系的变革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心聚落通过防御设施、高等级的宗教和政治、经济中心功能设施来体现其中心地位。结合所学可知,新石器时代后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提升,剩余产品逐渐出现,这为社会组织形态的复杂化奠定了基础。中心聚落的层级化正是社会结构变化的典型表现,C项正确;中心聚落反映的是同一文化内部的层级分化,而非不同文化的并存,排除A项;国家需具备更成熟的官僚系统、法律制度和领土控制,新石器时代后期尚未达到国家形态,排除B项;生产关系主要指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而中心聚落的出现更多体现社会组织与权力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

2.西汉初期,不孝罪只限于不养亲、殴骂杀伤尊亲、诬告尊亲、不听教令等罪名;西汉中期以后,轻慢父母、妻及后母相继入律;东汉“与母别居”也成为不孝罪的内容之一。这些变化反映了两汉时期()

A.法律条文日益细密严苛 B.主流思想影响法制建设

C.司法程序较为规范严密 D.政府强化以德治国理念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此后儒家思想成主流,其重“孝”观念不断加深对社会的影响,使法律中不孝罪规定更丰富细化,体现了主流思想对法制建设的作用,B项正确;从西汉到东汉不孝罪内容增加体现的是法律规定的完善细化,源于社会伦理与孝道观念发展,非单纯加重刑罚,“严苛”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题干中主要是关于不孝罪罪名的变化,没有涉及司法程序的相关内容,无法体现司法程序的规范严密,排除C项;题干主要强调的是法律中不孝罪内容的变化,是从法律层面来体现对“孝”的重视,“以德治国”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3.坝顶圜丘(见下图)位于呼和浩特武川县,是孝文帝拓跋宏于490年前后所建的,用于祭天。在设计上,坝顶圜丘没有采用所在地的地理纬度和北魏平城时期的尺度,而是采用洛阳的地理纬度与秦汉的标准尺度。坝顶圜丘的修建意在()

A.规范城市建筑理念 B.彰显政权的正统性

C.促进民族关系发展 D.推动政治中心南迁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坝顶圜丘所采纳的基本数据是洛阳的地理纬度与秦汉的标准尺度,这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全盘汉化的国策正相吻合。其目的旨在通过地中洛阳,汉代尺度,周代火德等基本数据的应用,宣誓其移风易俗,统一天下的抱负,彰显其政权的正统性,B项正确;材料中的“坝顶圜丘”是用于祭天,而不是城市建筑,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强调用于祭天的“坝顶圜丘”,采用的地理纬度和标准尺度的目的,与民族关系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迁都洛阳体现的是政治中心南迁,但材料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

4.宋代的书籍装订,已由卷轴形式过渡到以散页装订成册的册页形式。北宋时,册页形式最初是“蝴蝶装”,即把印字的一面相对折叠,书页的中缝处粘在一张裹背纸上的装订形式。南宋时出现了把书页文字向外,背面相对的折叠方法,即“包背装”。这两种形式一直沿用到今天。这可用于说明,宋代()

A.文化传播途径多样 B.文化创新影响深远

C.南北文化观念趋同 D.市民文化需求激增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书籍装订从卷轴形式过渡到册页形式,并且出现了“蝴蝶装”和“包背装”等新的装订形式,这些创新形式一直沿用到今天,体现了宋代在书籍装订方面的文化创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主要讲述的是宋代书籍装订形式的变化,重点在于书籍的装订方式,而不是文化传播的途径,排除A项;材料中仅提到北宋和南宋时期书籍装订形式的不同,没有涉及南北文化观念的内容,无法得出南北文化观念趋同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市民文化需求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