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山东省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大联考
历史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选择性必修3第1-5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造成从甲处到乙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儒学迎合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B.儒家学者对诸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C.封建统治者采取顺其自然的治国之道
D.科举制规定以儒家经典为研习内容
【答案】A
【解析】由图片中“乙处”的时间“汉代”及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大幅提升的变化可知,此应为董仲舒对传统儒学进行改造,适应当时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结果,A项正确;“对诸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董仲舒对传统儒学进行改造的特点,并不属于原因,排除B项;“顺其自然”的表述是道家思想主张,贴合汉初无为的治国理念,与该时期“尊崇儒术”的政策不符,排除C项;D项中的“科举制度”形成于隋朝,晚于题干中“乙处”的时间“汉代”,排除D项。故选A项。
2.利玛窦及其他早期传教士在向中国人传播西方文明同时,也对中国固有的文化成就表示了极大的尊敬。他们认为孔子所开创的道德哲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弥补欧洲文化的不足。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
A.兼收并蓄 B.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涵
C.领先世界 D.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向中国人传播西方文明的同时,也对中国固有的文化成就表示了极大的尊敬。他们认为孔子所开创的道德哲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弥补欧洲文化的不足”和所学可知,16—18世纪,在西学传入中国的同时,中华文化在欧洲也得到传播,东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交锋与交融丰富了世界多样文化的形式和内涵,B项正确。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只是材料的其中一个方面,排除A项;材料没有对比信息,不可知是否领先世界,排除C项;“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这种最早或者开始的说法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D项。故选B项。
3.两河流域的一个重要传统,是国王登基后一般会颁布法典。在《汉谟拉比法典》之前,西亚地区已经有过多次颁布法典的行动,如埃什嫩那国王俾拉拉马的法典、伊新国王李必特的法典。这些法律的颁布从根本上是为了()
A.维护统治者的权威 B.树立公平正义形象
C.宣扬君权神授思想 D.保障平民正当权利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在《汉谟拉比法典》之前,西亚地区已经有过多次颁布法典的行动,如埃什嫩那国王俾拉拉马的法典、伊新国王李必特的法典”和所学可知,法律是国家暴力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A项正确;古代法律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压迫性,非树立公平正义形象,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法典的内容,无法得出宣扬君权神授思想的说法,排除C项;古代的法律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非保障平民正当权利,排除D项。故选A项。
4.10世纪前,东正教已在基辅罗斯传播。随着东正教的传入,十字架平面与半球形穹顶的拜占庭风格的教堂建筑在罗斯地区广泛建立,民间建筑也仿照这一风格。但“在北方,为了抵御恶劣的天气,厚厚的墙壁、小窗户和陡峭的屋顶也特别流行。”这说明基辅罗斯()
A.宗教文化的遗产丰厚 B.保持文化的地域特色
C.与欧洲国家关系密切 D.引进并改造外来文化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题干中提到东正教传入基辅罗斯,带来拜占庭风格教堂建筑,体现了引进外来文化的特征;而北方因抵御恶劣天气,建筑呈现厚厚的墙壁、小窗户和陡峭屋顶等特色,这是结合自身环境对引进的文化风格进行改造,由此可见,基辅罗斯引进并改造外来文化,D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在东正教传入后的建筑风格变化,重点是对建筑风格的引进与改造,没有突出宗教文化遗产丰厚,排除A项;虽然北方建筑有地域特色,但整体是在东正教传入背景下,是先引进外来文化再根据地域特色改造,排除B项;材料主要是关于东正教传入后的建筑文化在基辅罗斯的情况,未涉及基辅罗斯与欧洲国家关系方面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5.公元3—6世纪的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最终导致了西晋王朝、贵霜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在中国,进入中原的各少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