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我想成为那样的人(创新作文大赛优秀作品展4).docx
文件大小:12.9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9
总字数:约1.3千字
文档摘要

我想成为那样的人

窗外的蝉鸣聒噪不止,斑驳的光影投在书桌上,我才恍然,又至盛夏,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那位老人,他仿佛还在麦丛中收割着麦子,帽檐下藏着他的笑颜……

时针拨回前年的盛夏,我乘车回到乡下看望祖父母,车窗外由高楼大厦慢慢变为一望无际的麦田,无数的农民顶着骄阳在耕种震憾涌上了我的心头.……车停了下来,我瞥见一位老人正垂下身收着麦子,昨日才下过一场雨,泥土被雨水浸泡得松软,阵阵芳香扑面而来。老人的浅蓝色雨靴上沾满泥土,豆大的汗珠从脸颊落入土地,留下他曾存在的痕迹,瘦削的脊背却如同高大的树木,拥有坚定的意志。

我好奇地上前询问这位老人:“老爷爷,您今年多大啊?”老人伸了伸手指头:“今年...七十八?不对不对,七十九?我脑子糊涂着哩!”他望着我笑了笑。我感到一阵的心酸,又问道:“您家里的人呢?”他挺了一下胸道:“家里只剩下孙子了,在外地打工哩,听说过得不错!”我愣了愣又道:“怎么不跟孙子住呢?”老人神情立马严肃起来:“行不得勒,我走了,谁管这些麦田呢?”他又叹了口气:“唉,今年收成不行啊!”这句话仿佛是对我说的,也仿佛是对他自己说的。我不禁红了眼眶,抬头间好似看到天空的日光与老人的笑颜融为一体。

次年的盛夏,我重回了麦田,可再也看不见老人的身影,他的孙子扛着锄头道:“老人家没熬过来,停在冬天了。”望着那个年轻人在麦丛中走远的身影,我不禁感慨,今年的麦子收成真好啊,老人看见了会笑成花吧。

老人去世后,他的孙子接续了这份责任,他们心甘情愿将生命留在麦田,从此比麦子还要低。

我曾经问过老人:“您为什么总是这么乐观?”老人笑了起来,此刻,他脸上的皱纹成为岁月雕刻出的花朵,他道:“人生不能总是悲伤啊,要像这些小麦一样,心向骄阳哪!从来没有真正的苦难,它们终会过去啊,冬天过后,就是春天。”老人的话语照亮我的内心,我不仅要成为像他一样无私奉献的人,更要成为乐观的人。

因为,冬天过后,就是春天。

点评:看完这篇文章,我感到很震撼。首先是文章的视角。现在的学生能将内心投射到麦田、老人,值得点赞。麦田,曾是中国多少代人的记忆和希望!新的时代,工业发达,但“饭碗还要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中”,老人的孙子最终接过了老人的锄头,令人欣慰,此文的思想性超不少同龄人一筹。其次是内容的真实。真善美的东西最能打动人,现在不少学生的作品语言华丽,但内容空洞矫情。此文对老人外貌、语言、细节等描写真实生动,像老人说不准自己的年龄等细节“没熬过来,停在冬天了”“像这些小麦一样,心向骄阳哪!”等语言很有生活体验。第三是高明的表达。文章倒叙开头,环境描写真实生动,为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蓄势,文中长短句结合,遣词造句准确,很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像“他们心甘情愿将生命留在麦田,从此比麦子还要低。”“冬天过后,就是春天。”堪称警句。文中老人形象的塑造前有铺垫,后又照应,情节富有波澜,结构严谨。

小作者李思彤是七年级的学生,这篇文章是限时、现场所作,但无论是书写、表达、内容、思想等臻于完美,显示了小作者关注生活的宽广视野,奉献乐观的责任担当,遣词造句的扎实功底,谋局布篇的驾驭能力,窃以为,是一篇非常值得推荐和肯定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