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明清之际的儒学新发展.ppt
文件大小:2.03 MB
总页数:2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9
总字数:约2.95千字
文档摘要

第1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材料一“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未必)高,众人不曾低。”“仲尼虽圣,效之则为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然则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初无所谓一与理也。”——李贽(1)李贽曾自称“异端”,请结合材料一予以说明。(2)李贽为何会有如此异端思想?第2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李贽的“离经叛道”(1)背景:?明朝后期,随着中国的君主专制逐渐强化,政治腐败,中国的社会矛盾不断尖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工商业者阶层的壮大,不满足于旧理学的说教。?程朱理学成为道学家们伪善的工具。(2)思想内容:①批判道学家的虚伪,破除对孔子的迷信。②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③赞扬改革,肯定农民起义。第3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评价:A、积极性①李贽跳出了“四书五经”的桎梏,藐视礼法,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要求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重大影响。②其“更不言一,亦不言理”的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天理”的存在,动摇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李贽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和战斗精神,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第4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B局限性:提出不少与封建正统思想相抵触的进步思想,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李贽的思想虽然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但李贽代表的仍然是地主阶级的利益;?他反对盲目迷信孔子,但没有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其哲学思想仍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其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坚持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他反对的是假道学,对真道学还是肯定的。第5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材料二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以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2)据材料二分析黄宗羲是如何论证君主专制的不合理的?第6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材料三“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3)顾炎武对于亡国与亡天下持何不同态度?第7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产生的条件1、经济因素: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②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阶级基础: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3、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4、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第8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1、黄宗羲的思想:?对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深恶痛绝,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限制王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在经济方面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第9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顾炎武的思想:?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进步思想;?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性质的“众治”的思想;?学术上提出“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开朴实学风先河。第10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王夫之的思想:?提出“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在哲学方面,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提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还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第11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明清时期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①反传统、反教条。②反封建专制。③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④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第12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明清思想的客观评价(1)积极:?尽管激烈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理学的不合理成分,具有鲜明的反专制的民主主张,但是他们仍然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