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林黛玉进贾府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及其故事情节大意。
2.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特点和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认识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没落,理解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2.教学难点:理解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本课写作背景的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曹雪芹及有关《红楼梦》的有关知识。
2.从语言分析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视频导入
上课之前,让去我们一起共看一则视频,请大家仔细观看。
视频播放完,同学视频中是哪一个人物,王熙凤。
金陵女子众多,而王熙凤却可位列金陵十二钗之一,其自身也有一定的人格魅力,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
教师板书课题:《林黛玉进贾府》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一)作者简介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其诗立意新奇,风格近于唐代诗人李贺。他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可惜,他的诗画留存下来的不多。
(二)作品简介
《红楼梦》中国的四大著名古典长篇幅小说之一,其他三部为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名《情僧录》《风月宝鉴》等。
“红楼”即朱门之意,是豪门贵族的代称,“红楼梦”意为无论多么煊赫的权势,到头来无非是南柯一梦。
(三)知识链接
三、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一)读一读生字词
(二)词义解释
熟读课本下面注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四、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红楼梦》是一部长篇小说,提到小说自然要想到小说三要素。
学生:人物、情节、环境。(板书)
学生1:人物是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
学生2:重要情节是宝黛初逢
学生3:环境是贾府
教师: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迅速浏览文章,分小组讨论,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同学回答,教师适当点拨、评析。
明确: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情节,大体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故事的开端,林黛玉初进荣国府。这部分着重描写环境。
第二部分(2~14):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的环境和府中的众多人物。其中:
2~4段是第一层,写林黛玉拜见贾母及众人。(发展)
5~6段是第二层,写林黛玉见王熙凤。(高潮)
7~11段是第三层,写林黛玉拜见两位舅父(未见),王夫人介绍贾宝玉。(继续发展)
12~14段是第四层,写宝黛初会。(最高潮)
第三部分(15~16):故事的结尾,为林黛玉安排住处。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课文以一定的事件为中心,沿着一条线索,一步步展开故事情节,条理层次十分清楚。
五、研读课文,分析人物
教师:人物描写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分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
播放王熙凤视频
凤姐:“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然后才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黛玉: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贾母:“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教师:凤姐在贾府中是一个活跃分子,贾府中的重大活动她都必定到场,积极参与其中。今天老祖宗的心肝儿肉从远远的扬州来了,大家都迎接来了,为什么她偏偏就来“迟”了呢?
学生1:凤姐在贾府里是一个实权派人物,事务缠身,来晚了,是可以理解的。
学生2:任何事物都有偶然性,林妹妹来了,凤姐来迟了,正好说明事出偶然。
学生3:这是曹雪芹特意安排的,故意让她来迟,让她“放诞无礼”地登场,给她单独活动的机会,给她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性格的广阔天地。
教师:认真阅读王熙凤出场这一段,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来刻画王熙凤的形象?通过这些描写方法,表现了王熙凤怎样的形象特点?
明确:作者主要是通过语言、外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王熙凤的形象特点按照描写方式分析,表现在以下方面:
(1)外貌描写
1)“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服装华丽,地位尊贵,奢侈贪婪得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