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国家文物政策理论研究课题指南
一、文物事业助力文化强国建设路径研究
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分析文物事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提出与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相适应的文物事业发展目标、路径、策略等,以及与之相应的发展指标和评价体系。
二、文物工作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系统梳理文物资源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历史、中华民族共同体元素和特质、中华民族共享的精神符号和视觉形象,分析其在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程等方面的价值,为进一步以文物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三、以文物资源为载体建设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研究
研究以文物资源为主要依托,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学理基础、价值定位、基本框架及评价标准,解析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意涵和功能,探索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实践路径。
四、文物资源授权和相关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
分析当前文物资源授权和开发现状,聚焦保护不够、保护不当等问题,研究梳理文物领域涉知识产权相关问题,探索建立文物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制度体系,为更好促进文物科学研究、价值挖掘和有效利用提供支撑。
五、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机制研究
根据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管理、修缮、补助等规定,梳理各地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相关政策举措与实践经验,分析政策制定、具体实施、监督检查等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探索构建科学管理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梳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管理、研究阐释、合理利用等方面情况,探究健全管理运营体制机制可行路径,针对性提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建议与实践方案。
七、文物保护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评估研究
着眼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新形势新趋势新特点,统筹社会效益分析与经济指标分析,剖析典型案例,研究文物保护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提出评估方法、指标及实施策略。
八、优质文博资源直达基层实践路径研究
全面梳理文物领域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便捷化、标准化进程中的发展成果及面临问题,从资源分布、统筹配置、协同机制、长效发展等方面,为推动更多优质文博资源直达基层、更好发挥文化惠民作用提出对策建议。
九、文物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分析我国文物国际传播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等,从文物价值阐释、国际合作行动、媒体融合传播等维度,为构建多渠道、立体式文物国际传播体系,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出对策建议和实践路径。
十、文物数字资源智能展示创新研究
聚焦当前文物数字资源智能展示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剖析国内外典型案例,提出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创新理论体系,从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挖掘文物价值、优化展示形式、增强传播效果等角度,为文物数字资源更深入解读文物内涵、满足公众需求提出实践建议。
十一、文物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梳理考古、修缮、修复、展陈、传播等文物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发展需求、成长规律、核心素养,从跨学科教育、实践教育、评价激励等方面,研究提出文物专业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为构建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