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李煜《虞美人》
李煜(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白莲居士。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李煜写完《虞美人》后,被宋太宗毒死。人物介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年年开放,秋月年年明亮,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在过去的岁月里,有太多令人伤心难过的往事。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答:故国灭亡,词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愁绪万千。“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是精神上的折磨,透露出词人的凄楚和无奈。☆“小楼昨夜又东风”的“又”字有怎样的意味?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要问心中的愁恨有多少,大概就像东流的滔滔春水一样,无穷无尽。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运用比喻,以水喻愁,体现愁思如春水奔放倾泻,又如春水长流不断。
诗词总结这首《虞美人》充满了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这首词就是这样的不朽之作。
——摘自《宋词鉴赏辞典》像我们这样一个伟大而又有着特别悠久的文化历史的民族,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学财富的价值绝不能是以一知半解为满足的,我们应当不断地研索,并且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青年一代,都能对诗词的欣赏有所体会理解。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