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读后感
《喻世明言》是明末冯梦龙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最初版本名为《古今小说》,全称《全像古今小说》。后重印改名为《喻世明言》,全书40卷,每卷1篇,共计40篇。同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一起,合称《三言》,是最重要的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集之一。通常也与凌濛初的“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并称,称为“三言二拍”。
作为学校指定的阅读书目,我花了一个寒假的时间通读了名著《喻世明言》,读完感受深刻,特此作如下读后感以期抛砖引玉。
从整卷书来看,《喻世明言》的写作目的是告诉人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告诉人们要做善事做好事,不要做亏心事。俗语云:“离地三尺有神明”,正如作者言“人心或可昧,天道不差异”。这本书有四十个小故事组成,用半文言文白话式的语言写就。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儒家一向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和“忠、孝、节、义”,这是过去做人的基本原则。其实,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综合反映,是我们炎黄子孙们的根。即使今天,仍有借鉴意义,我们要予以学习和吸收。
在《喻世明言》中,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官场的黑暗,炼丹的荒唐,贫富的对立。这是作者进步思想的体现。社会永远都不会公平,对于不良现象,就要大胆抨击、揭露,以利引起世人的警觉,以利改良社会,推动社会进步。不过,在这部作品中,也有以消极的因果报应及宿命论为主题的文章,反映了科学滞后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反映了普通百姓面对邪恶势力的无力和无可奈何,由此需要我们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此书中的观点。
如果从写作文章角度看,有几点我们可以借鉴。
一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作家通过小说人物形象去反映社会生活,去表达思想倾向的深度与广度,因此,人物描写多有成功之处。如,蒋兴哥、沈小霞、金玉奴、沈小官、汪信之等人物形象,刻画得都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二是在情节的设置和叙述上,更加追求完整与曲折,既行云流水,亦波谲云诡;每于意料之外,又在事理之中。可贵的是,作者努力突破此前基本上是单线结构的模式,而是尝试用复线结构或板块结构等,使故事更加摇曳多姿。例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在情节结构上的特点是以珍珠衫为“道具”,贯穿小说的首尾,连接蒋兴哥一家与陈大郎一家,它始终结构着整篇小说,使小说波澜起伏,巧妙完整。珍珠衫在整篇小说中出现四次。第一次是三巧将珍珠衫赠与陈大郎,是谓蒋兴哥失去珍珠衫;第二次是陈大郎在苏州邂逅蒋兴哥,是谓蒋兴哥巧遇珍珠衫;第三次是平氏在陈大郎行囊中发现珍珠衫,是谓陈平氏疑藏珍珠衫;最后一次,平氏嫁与蒋兴哥,是谓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小说用了“珍珠衫”作为题目以后,珍珠衫就始终成为读者阅读的悬念,这在结构情节上是十分成功的。
三是这部小说集在小说的构件、要素,诸如语言的、环境的、心理的等方面,都精制巧编,相当成功。
最后,我们要坚持读名著,读好书,读一本好书,就好像与一个高尚的人说话,特别读古典名著,使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祖国5000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汇报人: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