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业水平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哪幅作品是达·芬奇的代表作?()
A.《最后的晚餐》B.《自由引导人民》C.《日出·印象》D.《格尔尼卡》
答案:A。《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为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餐厅所作的壁画,以其精湛的构图、人物刻画和光影表现等艺术手法而闻名于世。《自由引导人民》是欧仁·德拉克罗瓦的作品;《日出·印象》是克劳德·莫奈的作品;《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作品。
2.中国传统绘画中,“四君子”通常指的是()。
A.梅、兰、竹、菊B.松、竹、梅、兰C.桃、李、杏、梨D.荷、莲、菊、兰
答案:A。“四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梅、兰、竹、菊四种植物的美称,它们分别象征着傲、幽、坚、淡四种品质,常被文人墨客用于绘画创作,以表达自己的品德和志趣。
3.下列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立体艺术?()
A.绘画B.雕塑C.建筑D.陶艺
答案:A。绘画是在二维平面上进行创作,通过线条、色彩等元素来表现物体和空间,属于平面艺术。而雕塑、建筑和陶艺都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艺术形式,它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赏。
4.印象派绘画强调()。
A.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绘B.表现画家的主观情感
C.捕捉瞬间的光和色的变化D.运用夸张的造型和色彩
答案:C。印象派画家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提倡户外写生,力求捕捉物体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所呈现出的瞬间色彩变化,他们打破了传统绘画中固有色的观念。A选项是古典主义绘画的特点;B选项是表现主义等流派强调的内容;D选项是现代主义一些流派如野兽派等的特点。
5.中国古代青铜器中,鼎的主要用途是()。
A.盛酒B.煮饭C.祭祀和礼器D.装饰
答案:C。在古代中国,鼎不仅是实用的烹饪器具,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重要的礼器,被用于祭祀活动和象征权力、地位等。鼎在商周时期是国家和政权的象征,如“问鼎中原”的典故就体现了鼎的这一象征意义。虽然鼎也可以用于煮饭等,但这不是其主要用途。
6.以下哪位艺术家是现代艺术之父?()
A.塞尚B.梵高C.高更D.马蒂斯
答案:A。保罗·塞尚在绘画中对物体的结构、色彩和空间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创新,他不满足于传统绘画对客观事物的再现,而是试图通过自己的绘画语言来构建一种新的艺术秩序,对后来的现代主义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梵高、高更和马蒂斯也是非常重要的艺术家,但他们并非“现代艺术之父”这一称号的获得者。
7.素描中的三大面指的是()。
A.亮面、灰面、暗面B.正面、侧面、背面
C.顶面、底面、侧面D.明面、半明面、暗面
答案:A。在素描中,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表面会呈现出不同的受光状态,分为亮面、灰面和暗面,这就是三大面。通过对三大面的刻画,可以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光影效果。
8.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被誉为“画圣”的是()。
A.顾恺之B.吴道子C.阎立本D.张择端
答案:B。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画家,他的绘画风格豪放洒脱,线条流畅自然,有“吴带当风”之称。他在宗教绘画等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被后人尊称为“画圣”。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画家,以人物画著称;阎立本也是唐代画家,擅长政治人物画;张择端以《清明上河图》闻名,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
9.下列属于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建筑是()。
A.巴黎圣母院B.科隆大教堂C.罗马的圣卡罗教堂D.帕特农神庙
答案:C。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建筑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罗马的圣卡罗教堂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巴黎圣母院和科隆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具有高耸的尖塔、大窗户及花窗玻璃等特点;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的代表,采用了多立克柱式等建筑形式。
10.色彩的三原色是()。
A.红、黄、蓝B.红、绿、蓝C.橙、紫、绿D.黑、白、灰
答案:A。在美术中,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这三种颜色可以混合出其他各种颜色。红、绿、蓝是光学三原色,用于光的混合,如电视、电脑屏幕等显示原理。橙、紫、绿是三间色,由三原色两两混合而成。黑、白、灰是无彩色。
11.以下哪种绘画工具常用于中国工笔画?()
A.油画笔B.水彩笔C.毛笔D.马克笔
答案:C。中国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技法,主要使用毛笔蘸取颜料进行细致的描绘。油画笔用于油画创作;水彩笔常用于水彩画,其笔触相对较为自由;马克笔多用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