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现实题材微电影群体记忆的构建与表达.pdf
文件大小:2.54 MB
总页数:29 页
更新时间:2025-06-19
总字数:约2.83万字
文档摘要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一、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1

(一)研究目标1

(二)研究内容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

(一)国内研究现状1

(二)国外研究现状3

三、本文创新之处4

第二章群体记忆与现实题材微电影5

一、群体记忆的概念研究5

(一)群体记忆的定义5

(二)群体记忆的特征5

二、现实题材微电影的界定与意义6

(一)现实题材微电影的界定6

(二)现实题材微电影的意义6

注释7

第三章现实题材微电影《桥》作品概述8

一、现实题材微电影《桥》的创作内容8

二、现实题材微电影《桥》的表达内涵8

(一)对于90后群体记忆的表现8

(二)对于中国式家庭关系的思考8

(三)对于阿尔兹海默症群体的关怀9

注释9

第四章现实题材微电影《桥》中群体记忆的构建方式10

一、从视听语言角度构建群体记忆10

(一)场景符号的构建10

(二)声音符号的构建12

二、从叙事策略角度构建群体记忆13

(一)内外聚焦视角的转换13

(二)共性记忆时间的选择13

(三)主体的身份认同14

注释14

第五章现实题材微电影《桥》群体记忆构建的功能阐释15

一、对作品创作产生助推15

(一)增强观众代入感15

(二)加速影片叙事节奏15

(三)丰富故事内涵16

二、对影片现实意义进行深化16

(一)时代归属的强化16

(二)人文关怀的彰显16

第六章思考与总结18

一、对现实题材微电影中群体记忆建构的思考18

二、现实题材微电影《桥》的创作反思与总结18

结论20

参考文献21

摘要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逐渐富裕,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

强,并且随着4G乃至5G时代的相继到来,网络媒介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微电影

这一被称为微型电影的艺术形式,凭借着投资短、风险小、周期快等特点,逐渐

成为影视工作者发挥自身才能与思想的创作工具。其中现实题材微电影大多以普

通人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反映某一个社会事件或群体在时代中的沉浮,带给观

众强烈的代入感,实现创作者价值观的传递。现实题材微电影需要对现实生活进

行提炼与加工,并且控制时长,这就需要用有限的文本时间,跨越较长故事时间

去进行叙事,因此群体文化记忆的塑造和表达在影片中就显得格外重要。群体记

忆指的是人们对于某些共同经历的事物或事件会产生共同的记忆,当这段记忆所

包含的事物再次被人们感知的时候,群体记忆将会被唤醒,人们将会对这些事物

或事件产生共鸣。本文结合笔者在现实题材微电影《桥》创作中的实践经验,以

群体记忆的构建与表达为研究对象,探究群体记忆在现实题材微电影中的重要作

用。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通过对群体记忆和现实题材微电影进行概念研

究,明确群体记忆的特征及现实题材微电影的意义;第二章对现实题材微电影《桥》

进行创作分析,探究其表达内涵;第三章从视听语言和叙事策略角度分析了《桥》

中的群体记忆构建方式;第四章对现实题材微电影《桥》中群体记忆的构建进行

了功能阐释,阐述其作用和对影片叙事的推动,分析群体记忆在微电影《桥》中

的叙事以及审美表达;第五章通过探讨现实题材微电影中群体记忆的建构,对整

部影片的创作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

关键词群体记忆;现实题材微电影;微电影创作。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WiththegrowthofChinaseconomyandthegradualaffluenceofp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