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德阳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存在踏青的习俗。
A.元宵节
B.清明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节日的习俗。在我国传统节日中,不同节日有不同的习俗。元宵节主要习俗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并非踏青。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也是传统节日。此时春回大地,自然界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一时节有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等习俗。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主要习俗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和踏青并无关联。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也不是踏青。所以有踏青习俗的节日是清明节。
2、()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具有“纸黄金”之称的记账形式,用以充当国际间的支付手段。
A.世界货币
B.强势货币
C.自由兑换货币
D.特别提款权
【答案】:D
【解析】该题目考查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关记账形式的了解。世界货币是指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并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具有“纸黄金”之称的记账形式,也不能直接充当国际间支付手段的特定记账形式;强势货币是指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汇率比较坚挺且有上升趋势的货币,不符合“纸黄金”这一记账形式充当国际支付手段的描述;自由兑换货币是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可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的货币,同样不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具有“纸黄金”之称的记账形式;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亦称“纸黄金”,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用以充当国际间的支付手段。因此正确答案是特别提款权。
3、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也是人们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内在精神动力。从哲学角度来看,这体现了()。
A.意识的能动作用
B.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
C.意识都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答案】:A
【解析】民族自豪感自尊心作为一种意识,是民族精神之魂,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也是人们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精神动力,这体现了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能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即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强调意识活动在行动之前有一定的目的和计划,材料中未体现。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并非所有意识都会促进客观事物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主要强调意识能调控人的生理机能,如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等,材料未体现这方面内容。所以该题体现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
4、下列公文要素属于版记部分的是()。
A.印发日期
B.附件
C.附注
D.成文日期
【答案】:A
【解析】公文的版记主要包括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要素。印发日期是版记部分的重要组成内容。而附件是对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它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属于版记;附注是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一般位于公文成文日期的左下方,也不属于版记;成文日期是指公文生效的时间,标识在正文右下方,并非版记部分。所以属于版记部分的是印发日期。
5、贾某已年满16周岁,()。
A.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为限制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为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答案】:C
【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含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题目仅表明贾某年龄已满16岁,未提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这一条件,所以不能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同时,贾某已满16岁并非不满8周岁,不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贾某是16岁的未成年人,应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6、某知名品牌公司,其企业管理结构实行总经理负责制,这种管理模式容易出现“家长作风”、决策武断等情况。于是,该企业迅速在领导者之下设立了专门部门,用于提供决策建议。该企业后期的组织结构属于()。
A.直线型组织结构
B.职能型组织结构
C.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
D.事业部门制组织结构
【答案】:C
【解析】该企业原本奉行总经理负责制,易出现决策问题,于是在领导者之下设置专门部门提供决策建议。直线参谋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