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齐齐哈尔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发展迅速,在文学研究方面,刘勰的()成为中国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
A.《说文解字》
B.《昭明文选》
C.《文心雕龙》
D.《古文字趣谈》
【答案】:C
【解析】南北朝时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著作。《说文解字》是文字学著作,《昭明文选》是诗文总集,《古文字趣谈》是科普书,所以应选对应内容。
2、民事诉讼时效最长()。
A.1年
B.3年
C.5年
D.20年
【答案】:D
【解析】该题考查民事诉讼时效的最长时间。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时效最长为20年。这一规定旨在平衡保护当事人权利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过长时间后再主张权利,可能会导致证据湮灭、事实难以查清等问题,不利于司法公正和效率。因此,民事诉讼时效最长为20年。
3、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是()。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预备
【答案】:C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不同犯罪形态概念的理解与区分。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也就是犯罪行为已经完成并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并非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所以不符合题目描述。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况,强调的是因外在因素导致犯罪未成功,而非行为人自动放弃或防止结果发生,因此也不符合题意。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这与题目中所描述的内容完全相符。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是犯罪实施前的准备阶段,没有涉及到自动放弃犯罪或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不符合题目要求。综上,正确答案是犯罪中止。
4、我国第四代计算机的电子元件是()。
A.晶体管
B.电子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我国第4代计算机的电子元件相关知识。第一代计算机使用的电子元件是电子管,电子管计算机体积庞大、能耗高、速度慢且可靠性差。第二代计算机采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元件,相较于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变小、性能有所提升。第三代计算机的主要电子元件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集成电路的使用使得计算机的性能进一步提高。而第四代计算机使用的电子元件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让计算机体积更小、运算速度更快、存储容量更大、可靠性更高,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所以我国第4代计算机的电子元件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5、下列公文标题,符合规范的是()。
A.《XX市政府关于完善商品房销售和差别化信贷政策的通知》
B.《XX市教育局组织申请省级社区教育品牌工作的通知》
C.《XX市发改委关于;关于开展“学转促”专项活动的通知;》
D.《XX师范大学关于增设秘书专业的请示函》
【答案】:A
【解析】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规范的公文标题中,事由表达应准确、完整,文种使用要恰当,且标题内一般不出现书名号。第一个标题,发文机关是“XX市政府”,事由是“完善商品房销售和差别化信贷政策”,文种是“通知”,要素齐全,符合规范。第二个标题,“组织申请”表述不通顺,使标题表意不清晰,且未准确表达“关于组织申请”的完整意思,不符合规范。第三个标题,出现了双书名号,格式错误,标题内一般不使用书名号,不符合规范。第四个标题,“请示”和“函”是两种不同的文种,不能同时用在一个标题里,不符合规范。综上,符合规范的公文标题是“《XX市政府关于完善商品房销售和差别化信贷政策的通知》”。
6、某日凌晨,甲在某小区地下车库进入一辆车内实施盗窃,未取得财物,但发现车内有该车备用钥匙。因好奇,甲在未取得驾驶证的情况下,驾驶该车在车库内转圈,致使车辆撞墙严重毁坏,经鉴定经济损失达5万元。甲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
B.交通肇事罪
C.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罪
D.偷开他人机动车治安违法
【答案】:C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罪名的构成要件,对甲的行为进行逐一分析。甲虽进入车内盗窃财物,但盗窃财物未果,即未达成盗窃罪的既遂标准,不构成盗窃罪。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通常该罪要求发生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内,而本题中行为发生在小区地下车库,并非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所以甲不构成交通肇事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甲在没有驾驶证的情况下,驾驶该车在车库内转圈,致车撞墙严重毁坏,经鉴定经济损失为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