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负责人:黎海红
智能化粮情检查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智能化粮情检查
主讲人:张豫麒
体视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和使用方法
案例导入
1890年左右,美国生物学家和动物学家格里诺提出了一种光学仪器的设计原理,至今仍被所有主要制造商采用。基于“格里诺原理”的体视显微镜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真实立体图像,它的出现极大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英国人罗伯特虎克用显微镜发现了所有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细胞,从而被公认为是显微镜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在探索科学的途中,我们要通过仔细观察事物的本质来推动科学的进步,生活中亦是如此。
仔细的观察可以推动科学的进步
储粮害虫是一类常见的害虫,它们会在储存的粮食中繁殖,导致粮食的损失和污染。粮食作物每年由于害虫破坏而造成的粮食损失约占总损失的30%,直接导致的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
因此消灭害虫或控制害虫生长对于安全储粮至关重要,而检查储粮害虫又是杀灭或控制害虫的首要环节。
储粮害虫由于较小且种类繁多,单用肉眼只能初步鉴定害虫种类,因此为了确定害虫种类,就需要使用体视显微镜。
储粮害虫的危害
一、体视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如图所示,体视显微镜也称立体显微镜,采用两个独立的光学通路生成三维的光学影像,因此也叫实体显微镜、解剖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的倍率变化是由改变中间镜组之间的距离而获得的,因此又称为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
一、体视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体视显微镜是放大昆虫局部特征或解剖虫体时常用的双目观察仪器。体视显微镜具有较长的工作距离和宽阔的视野,一般有数十倍的放大倍率,甚至上百倍的放大倍率,可用于观察体型较小的害虫标本。
一台体视显微镜包括光学结构和镜身结构两大部分组成。光学结构主要包括:目镜、物镜和棱镜;镜身结构主要包括:底座、载物台板、镜臂、调焦旋钮、变倍旋钮和照明灯。
下面来看一个视频(此处插入体视显微镜操作视频)
一、体视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二、体视显微镜的操作方法
在刚才播放的视频中,能够看到体视显微镜的操作方法,
1、先将显微镜置于工作台平台,打开照明灯;
2、再将观察的标本放置在显微镜底座的载物台上,然后将显微镜的变倍旋钮旋到最低倍数,将观察的标本移动至视野中心通过调节调焦旋钮找到最低倍率下的大致焦平面;
3、再调整目镜的观察瞳距,使两眼视野内呈一个圆;
4、最后逐渐旋大变倍旋钮的倍数,直至视野内标本的放大倍率合适为止。如果视野内标本不太清晰可再次转动调焦手轮,至观察的特征最为清晰为止。
二、体视显微镜的操作方法
在使用体视显微镜的过程中要注意:
1、不能用手或其它脏物接触体视显微镜的镜片,如果镜片上有灰尘,可先用洗耳球吹掉后,再用软毛刷或专用镜头纸擦拭干净。镜面上如有吹不到的污痕可用脱脂棉沾少许二甲苯擦干净。
2、拿取或搬动体视显微镜时,要一手握牢固定支架,另一手托稳底座使镜身垂直,轻拿轻放,防止从高处跌落。
三、注意事项
玉米象,成、幼虫为害禾谷类粮食及其他植物储藏品,幼虫在粮粒内为害发育。其中稻谷、小麦、玉米、高梁受害最严重。属于重要的前期性害虫。体长3mm~4.5mm,圆筒形,褐色至黑褐色,略有光泽
一、主要储粮害虫的特征
谷蠹,成、幼虫为害禾谷类、粉类、豆类、干果、中药材及竹木器材,幼虫常蛀入粮粒内为害。其中以稻谷、小麦、玉米被害最为严重。属于重要的前期性害虫。体长2mm~3mm,长圆筒形,暗赤褐色,有光泽。
一、主要储粮害虫的特征
大谷盗,为害各类原粮、成品粮、豆类、油料、药材等。成、幼虫均在粮粒外部取食为害,最喜取食麦类胚部,是禾谷类种子大敌。属于重要的前期性害虫。体长6.5mm~10mm,扁平,长椭圆形,漆黑色,无毛,光泽强烈;头三角形,上颚发达外露;前口式;触角11节,棍棒状,第7~10节略向内侧扩张呈锯齿状;前胸背板倒梯形,两前缘角突出,后缘与鞘翅呈颈状相连。
一、主要储粮害虫的特征
咖啡豆象,以幼虫为害玉米、薯干、面粉、高梁、酒曲、中药材等,也危害咖啡、可可。幼虫蛀入粮粒内为害,属于重要的前期性害虫。体长3mm~4.5mm,椭圆形,暗褐色,密生细毛,背面散生浅色斑点。头下口式;触角11节,3~8节细长丝状,黄褐色,末端3节扁平膨大呈三角形,黑色;足细长;腹末臀板外露部分呈三角形。
一、主要储粮害虫的特征
绿豆象,以幼虫严重为害小豆类。幼虫蛀入豆粒内部为害,其中绿豆、赤豆、豇豆被害最为严重,被害豆粒往往仅剩空壳。成虫不取食为害。体长2mm~3mm,近卵形,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