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焊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文件大小:18.73 K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9
总字数:约6.01千字
文档摘要

焊工专业人才培育方案

一、专业名称焊接技术

二、招生对象一般初中毕业生三、学制与学历三年制,专科

四、人才培育目标与规格

〔一〕培育目标本专业主要培育拥护党的根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开展,能在轨道交通、车辆、风电、农机、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业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焊接及相关行业的设计、生产、和效劳等工作,具有职业岗位

〔群〕所需的根底学问及专业技能,并具有进一步向焊接技术及基层治理岗位拓展潜力的、较强综合职业力量的高素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培育规格

1.根本素养〔1〕具有必备的文化根底学问,拥护党的根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开展;〔2〕具有职业道德根本学问,遵纪守法、关心他人、团结合作;〔3〕具有坚持学习、抑制困

难、开拓创精神,爱岗敬业、不断进取;

〔4〕具有肯定的语言文字表达力量和社会活动力量。

专业学问〔1〕具备机械识图、制图学问;〔2〕具备机械设计根底学问;〔3〕具备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根底学问;〔4〕具备一般机械加工学问;〔5〕具备电工电子根底学问;〔6〕把握熔焊与

焊接缺欠掌握的根本学问;〔7〕把握编制焊接工艺方面的根本学问;〔8〕把握有用焊接方法与操作应用方面的根本学问;

〔9〕把握焊接设备保养的根本学问;〔10〕把握焊接检验方面的根本学问;〔11〕了解焊接车间治理根本学问;

3.专业力量〔1〕能够识读中等简单程度产品零件图、装配图、焊接设备电气原理图;〔2〕能绘制简单程度焊接产品零件图、装配图;〔3〕具备娴熟操作常用焊接方法的技能;〔4〕具备编制与贯彻焊接构造制造工艺规程的根本力量

〔5〕具备依据标准编制焊接工艺五、操作

1、培育教育学生的求知欲,留意思想素养的培育提高学生的全面开展,培育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及吃苦耐劳精神。

2、学中做,做中学,多做多练,引导学生多向思维。

3、承受实践最终理论,相互结合的方法,手把手增进学生直观性,因材施教,通俗易懂,提高教学效果,留意教学效果。

六、课程设置1、公共课

2、专业技术课

3、专业根底课

4、专业技能课专业技术课

焊工工艺学:了解设备〔焊接〕运用焊接技术进展实际操作,操作联系实际,运用理论学问,把握娴熟的操作技能,适应工业企业一般制造的需要。

钳工工艺学:以手工操作为主,会使用常用量器具、磨刀具、划线钻孔,进入简洁的装配修理,具备钳工多种操作技能

焊接技术:看懂焊接图,把握焊后矫正剩余的技能,具备各种合金钢焊接的操作技能。

专业根底课

机械制图:能读懂简易零件图,绘制三维图。

公差协作,会计算尺寸的上下偏差,适用协作精度,调整零件的利用率。金属材料热处理:生疏零件的损坏形式,材料的塑性变形工艺性能,把握热处理的根本方法,把握材料牌号的应用。

专业技能课

焊工实训:把握焊工操作平安技术,具备平焊、立焊、橫焊、仰焊焊接操作技术标准及角焊技能。

钳工实训:把握一般下料计算及弯形学问,具备划线、下料、钻孔、矫正等技能,标准完整的进展工件制作。

技能鉴定:焊工专业所必备的职业资格理论和具体操作技能,并获得资格证书。

实训场地

焊工实训:配备有焊机、通水设备、焊钳、焊帽、绝缘鞋、绝缘手套、操作标准版面,规章;

钳工实训:具备近50台虎钳、划规,钢板尺、锯弓、游标卡尺、千分尺、万能角度尺、锉刀的各种类及规格等,配有规章制度和操作标准版面。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育方案xx-01-038:51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焊接技术应用

专业代码:052200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学习形式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学制:三年

学习形式:全日制三、培育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阜及辽宁西北部地区,效劳..于造船、石油化工、汽车、桥梁等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开展,适应钢构造焊接生产、治理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

神,.....

具备焊接构造设计、安装以及焊接工艺编制的力量,能够娴熟地操作各种焊接设备进展产品加工,..

能进展焊接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修理,并可从事生产与治理工作的高素养技能型特地人才..

四、培育理念及培育模式

与造船、汽车、桥梁、钢构造企业高度融合,以焊接岗位技能要求为重点,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形成“课堂与车间、实训与生产”产学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

五、职业范围

本专业学生职业范围主要涉及造船、汽车、桥梁、钢构造行业企业。具体从事的就业岗位如下:

六、职业力量分析与课程设置2

阜市第一职专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育方案七、人才培育规格

〔一〕本专业所培育的人才应具有以下学问构造要求、力量构造要求与素养构造要求:1.具有的学问构造要求:

把握各种应用文写作的根底学问;

了解理论体系的根本原理学问;〔3〕了解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