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安徽合肥文旅博览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13人笔试参考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下列关于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①我国出现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②我国建成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③我国最早的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诞生④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诞生
A.③①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答案】:C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分析。-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战国时期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秦汉时期是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黄帝内经》的成书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时期(公元25年-公元220年)。该书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我国最早的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诞生于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典论·论文》是《典论》中的一篇,由魏文帝曹丕所著,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建成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是在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由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①我国出现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④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诞生、③我国最早的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诞生、②我国建成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即①④③②。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体现在()。
A.立法上
B.守法上
C.司法上
D.法律实施上
【答案】:D
【解析】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体现在法律实施上,这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原则。法律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和守法等各个方面。在立法上,公民并不具有完全平等的地位。因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立法过程中会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不同的群体在立法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上存在差异,所以不能说公民在立法上一律平等。在守法方面,虽然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但这只是法律实施的一部分,仅强调守法不能全面体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在司法方面,公正司法是确保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的重要环节,它要求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所有公民一视同仁,不偏袒、不歧视。然而,司法只是法律实施的一个环节,不能涵盖法律实施的全部内容。而法律实施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贯穿于法律从制定到执行、适用和遵守的全过程。在法律实施过程中,所有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无论是执法机关、司法机关还是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循法律,严格依法办事。这才完整地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3、我国刑法对在国外实施侵犯我国利益犯罪的外国人进行管辖所依据的原则是()。
A.普遍管辖原则
B.保护管辖原则
C.属地管辖原则
D.属人管辖原则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刑法的管辖原则。普遍管辖原则是指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它主要针对的是国际犯罪,并非专门针对在国外实施侵犯我国利益的犯罪的外国人,所以该原则不符合题目情况。保护管辖原则是指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符合题目中外国人在国外实施侵犯我国利益的犯罪这一情况,即保护我国国家和公民利益。属地管辖原则是指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本题强调的是在国外犯罪,并非在我国领域内犯罪,所以该原则不适用。属人管辖原则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它针对的是我国公民在国外犯罪,而不是外国人在国外侵犯我国利益,所以该原则也不符合。综上,我国刑法对在国外实施侵犯我国利益的犯罪的外国人进行管辖的原则是保护管辖原则。
4、某省政府所属的各厅局之间属于()。
A.不相隶属关系
B.业务指导关系
C.平行关系
D.隶属关系
【答案】:C
【解析】各厅局都是某省政府所属部门,它们在行政级别上处于同一层次。这些厅局共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