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仪器常见故障及处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呼吸机运行异常应对
01
除颤仪故障处理
03
心电监护仪常见问题
04
输液泵操作故障排查
05
吸痰器使用障碍处理
06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维护
01
除颤仪故障处理
电极接触不良检测方法
检查电极贴片
更换电极贴片
清洁电极贴片
检查连接线
检查电极贴片是否与患者皮肤紧密接触,是否有脱落或松动。
用生理盐水或酒精棉球清洁电极贴片,去除污物或油脂。
如电极贴片已损坏或过期,应及时更换新的电极贴片。
检查电极贴片与除颤仪之间的连接线是否连接紧密,是否有断裂或损坏。
电池电量不足应急方案
备用电池
外部电源
低电量提示
尽快结束使用
在使用前确保备用电池已充满电,并放置于易于取用的位置。
连接外部电源,确保除颤仪能够正常工作。
在电量不足时,除颤仪通常会发出警告提示,应立即采取措施更换电池或连接外部电源。
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尽量缩短除颤仪的使用时间,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正常使用。
心律识别异常处理流程
检查电极贴片
确认电极贴片粘贴位置正确,且与患者皮肤紧密接触。
检查患者状态
确认患者是否处于静止状态,是否受到其他电磁干扰。
重启除颤仪
尝试重启除颤仪,以恢复其正常功能。
手动识别
如除颤仪无法自动识别心律,可手动选择适当除颤模式进行除颤。
02
呼吸机运行异常应对
管道连接问题
检查呼吸机管道是否连接紧密,有无漏气或堵塞现象。
呼吸机设置不当
检查呼吸机参数设置是否合理,如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
患者病情变化
观察患者呼吸状况,如呼吸频率、呼吸深度等,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呼吸机内部故障
检查呼吸机内部传感器、阀门等部件是否损坏或老化。
气道压力报警原因分析
氧气供应中断快速处理
6px
6px
6px
检查氧气瓶压力是否充足,及时更换或补充氧气。
氧气瓶压力检查
将呼吸机氧气供应模式切换为备用氧气源,确保氧气供应不中断。
呼吸机氧气供应模式
检查氧气管道是否连接紧密,有无漏气或堵塞现象。
氧气管道检查
01
03
02
如患者出现缺氧症状,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如使用手动呼吸器等。
紧急处理措施
04
参数显示屏故障解决
显示屏连接检查
检查显示屏与呼吸机主机之间的连接是否正常,有无松动或损坏。
显示屏设置问题
检查显示屏的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如亮度、对比度等。
显示屏本身故障
若上述检查均正常,则可能是显示屏本身出现故障,需要更换显示屏。
呼吸机内部数据处理
如显示屏故障导致呼吸机内部数据处理异常,应立即停机,联系专业人员进行检修。
03
心电监护仪常见问题
信号干扰消除步骤
检查电极连接
排除外部干扰
检查导联线
更换电极位置
检查电极是否与患者皮肤良好接触,电极导联线是否连接可靠,有无松动或脱落现象。
确保心电监护仪远离电磁干扰源,如手机、微波炉等,避免干扰信号影响心电波形。
检查导联线是否断裂或破损,及时更换或修复,以确保心电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尝试更换电极位置,以获得更稳定的心电信号。
电极片脱落紧急处理
立即停止测量
一旦发现电极片脱落,应立即停止心电测量,避免数据不准确或缺失。
02
04
03
01
检查电极片质量
检查电极片是否过期、损坏或污染,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
重新粘贴电极片
将电极片重新粘贴在患者身上,确保粘贴牢固,并尽可能与原位置保持一致。
观察数据变化
重新连接心电监护仪,观察数据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数据同步失败修复
检查设备连接
升级驱动程序
重启设备
联系技术支持
检查心电监护仪与数据接收设备(如电脑、中央监护站等)之间的连接是否正常,有无松动或脱落现象。
尝试重启心电监护仪和数据接收设备,以解决可能存在的软件故障或数据同步问题。
检查心电监护仪的驱动程序是否为最新版本,如不是,请及时升级,以确保设备之间的兼容性。
如以上方法均无法解决数据同步问题,应联系设备厂商或技术支持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检修或维护。
04
输液泵操作故障排查
流速异常校准流程
检查管路各部位,确认无漏液、堵塞或打折。
检查管路是否有漏液或堵塞
根据医嘱和患者情况,重新设定流速参数。
调整流速设置
按照设备说明,进行校准操作,确保流速准确。
校准操作
持续监测流速,确保流速在正常范围内。
监测流速
若管路内有气泡,需进行排气操作,确保管路内无气泡。
排气操作
用生理盐水或其他适当溶液清洗管路,确保管路畅通。
清洗管路
01
02
03
04
仔细检查管路,确认是否有完全阻塞的情况。
检查管路是否完全阻塞
如确认管路无阻塞且操作正确,可按照说明书解除报警。
解除报警
阻塞报警解除步骤
检查按键是否接触良好
重启设备
确认按键与电路板接触良好,无松动或损坏。
尝试重启输液泵,看按键是否能恢复正常功能。
按键失灵临时解决方案
临时替代按键
如某按键失灵,可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