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用力以后》单元8.形状改变了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用力以后》课题8.形状改变了课时1
核心
3.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概念
学习内3.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容及要1~2年级①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上下、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
求②知道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认识人类与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当珍惜的家园。
教学目科学思维
标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探究实践
分析物品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态度责任
对大自然和生物的爱护、保护意识,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教学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重点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教学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难点通过橡皮筋的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的关系。
教学橡皮擦、气球、海绵、铁丝、橡皮筋各一个,实验板1个,橡皮筋3根,钩码1盒。
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
同学们好!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
上课仪式
……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一起探索形状改变了。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变脸游戏,猜猜老师变
的是什么?(手指将鼻尖往上顶)
2.你会玩吗?那接下来我们比一比,看谁做得最滑稽有趣,
成为我们班的变脸大王?(游戏要求:同桌两人为一组,一个人
用手在脸部做动作,另一个人说出他\她是怎么做的。)
3.学生分组活动,教师进行拍照并上传,时间2分钟。
4.谁的变脸最滑稽?他是怎么做到的?
一、变脸5.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什么使我们脸部的形状变了?(引
游戏导:手轻轻触碰,脸部会有明显变化吗?那必须怎样才能使脸变
形?)
6.所以力可以使脸的形状发生改变。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
《形状改变了》(板书:形状改变了)。
【意图解析】做游戏是孩子天性的表现。儿童成长过程中,
他们经常会改变面部表情来模仿动物或卡通人物,因此设计变脸
游戏引入课题。通过游戏与交流,初步感受到力可以使脸的形状
发生改变。
1.老师带来了一些物品,出示:一根长铁丝,一根橡皮筋,
二、力使一块海绵,一个带气的气球,你们能使它们的形状发生改变吗?。
2.方法很多,一起来看看活动要求:①两人为一组,一人两
物体变形
样物品;②操作的同学一边做一边说:我用方法将铁丝(橡
皮筋、海绵、气球)变成样子,另一个同学认真倾听;③
四样物品全部变形则活动结束,整理材料。
3.交流:
怎样使铁丝的形状发生改变?(例:我用抓住铁丝两端再用
力向中间弯的方法,将铁丝由直变弯,板书:弯)
怎样使橡皮筋的形状发生改变?(例:我用抓住两端再用力
向外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