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化学教案模板范文.docx
文件大小:18.55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9
总字数:约4.62千字
文档摘要

化学教案模板范文

【篇一:高中化学教案(教学设计)模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

钠是碱金属中的典型代表,是学生在高中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把它编排在高一教材

中第三章争论,是由于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中已经介绍了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学问,为高中钠元素的系统学习奠定了根底,可以使学生感觉相对更简洁,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还有利于复习稳固第一章所学的氧化复原反应和离子反响的学问,通过对钠元素的学习,总结出学习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和模式,这将有利于今后其它金属元素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刚进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元素〔如铁〕,同时还学习过钠的某些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一些学问,他们也有进一步探究更多金属元素的求知欲和兴趣,这使得他们对于钠的学习将更轻松;另外,在初中他们已看过教师的演示试验,也做过一些简洁的学生试验,具有了肯定的试验操作技能;这些都会成为本节课教学的有利支撑点。

三、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把握金属钠的主要物理及化学性质;2、了解金属钠的保存方法及用途;

3、把握钠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分析试验现象,让同学们体会怎样运用观看法进展试验探究;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响及过氧化钠性质的试验探究,让学生体会试验方法在化学争论中的作用,并生疏到试验过程中掌握试验条件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小组探究试验活动,培育学生自主探究创精神和同学间的沟通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

2、培育学生严峻认真的试验习惯和科学态度。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金属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2、金属钠的氧化以及与水反响的原理。【难点】

1、初步学会以观看、试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争论物质性质中的运用,初步把握争论物质的根本方法;

2、钠在空气中加热的试验现象的解释五、教学方法

试验法、争论法、观看法六、教学预备

多媒体设备

试验仪器:小刀、镊子、滤纸、三角架、酒精灯、烧杯、火柴、坩埚、坩埚钳、盖玻片试验药品:钠单质、酚酞、稀硫酸铜溶液、蒸馏水、盐酸

七、教学过程八、板书设计九、课后作业

1、钠的物理性质:颜色 ,熔点 〔高、低〕,密度 〔大、小〕,硬度 (大、小)。

2、把小块金属钠投入到饱和石灰水中不会消灭的现象是〔〕a、溶液中消灭白色浑浊物b、有金属钙被复原出来c、反响过程中钠浮在液面熔成小球d、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快速游动

十、教学反思

【篇二: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模板】

学校:姓名

说明:本节教学设计由****整理撰写,其中*****〔写出具体哪局部〕参考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如未参考可不写〕。由***、***教师修订

〔如未修订可不写〕。参与本节教学设计研讨的还有:学校教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肯定要写明〕。

其它说明:

1、页面设置:a4,页边距左2cm,右1.8cm。教学课题:小四宋体加粗。问题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争论的问题〕五号宋体加粗,课本上没有的问题五号楷体加粗。其他都用五号宋体。“目标设计、情境设计、问题设计、习题设计”要加粗。

2、每一章第一节都有章题引入,每一节第一节都有节题引入。

3、习题设计:每个学问点一般1个小题,最多2个。

4、情境设计:用下标数字对应光盘中的本课时文件如图片,动画或课件。

5、每节设计要有相应的打包课件,文本设计与课件文件名均用本节课题名称。6、3月15日前传至学科牵头人处。

【篇三:教师资格证教学力量化学学科教案设计范例】

教学力量之化学学科教案范例其次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生疏胶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和作用;了解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取方法。

2、通过丁达尔现象、胶体制取、胶体性质试验等试验,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动手力量,思维力量和自学力量;通过对试验现象的分析,培育学生的思维力量。

3、培育学生严峻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育学生宠爱科学,依靠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教育学生关心环境。

二.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探究试验、分析、比照、归纳、自学等方法。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胶体的有关概念;学生试验力量、思维力量、自学力量的培养。

难点:制备胶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四.课前预备:

教学设备:电脑、实物展台、投影仪等,多媒体动画、图片、视频、课件等;试验药品:蒸馏水、泥水悬浊液、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fecl3饱和溶液、cuso4溶液、豆浆、fe(oh)3胶体、kno3溶液、稀hcl溶液等。

试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烧杯〔5只〕、小试管〔6支〕、玻璃棒等。

五.教学过程: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