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试验方法
10
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试验方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过滤式防毒面具的佩戴漏气系数、实际死腔、视野、装配气密性、呼气阀气密性、呼气阀对空气阻力、镜片透光率〔透光比〕及面罩吸气阻力等性能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以下简
称面罩〕性能的测试和评价,其他有关产品亦可参照。
引用标准
GB/T528橡胶抗张强度试验方法
GB2410透亮塑料透光率及雾度试验方法
GB2426中国成年人头型系列
技术内容
面罩佩戴漏气系数的试验方法〔油雾
法〕
原理
人员佩戴面具后,经面罩密合框、呼气阀及
面罩零件装配部位漏入面罩内有害物质浓度 c
与外部浓度c
0
之比,称为面罩的漏气系数,用百
分数〔%〕表示。
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系统见图1。
图1漏气系数试验装置图
1―油雾发生器;2―粗油雾沉降器;3―玻璃或塑料油雾室;4―戴面罩的受试者;5―油雾仪;6―缓冲瓶
油雾发生装置:使用30号或22号透平油能发生流量为30~60L/min的气溶胶状油雾,附带有大粒径油雾分别器以及掌握工作条件的各种组成局部。
油雾室:有玻璃壁的密室,其大小应容许受试人员完成规定动作,有油雾入口和溢出口,并容许取样管路通出,和受试人员吸
气流从外部通入。油雾室亦可用木材、塑料等制
成。
油雾浊度计:YW-4590型或其他型号油雾浊度计,测量精度应小于10-6。
取样装置:主要有抽气泵、缓冲瓶、调整阀等管路系统组成,与油雾浊度计配用的取样气流为4~10L/min。
试验条件
每种面罩按其适配范围抽选头、面部尺寸符合的人员10名进展配戴试验。受试者应将胡须刮干净。
面罩佩戴应以受试者感觉适宜为度,头带调整不应过紧或过松。
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按指令完成以下动作:
安静状态最少1min;
头部上下、左右摇摆最少1min;
讲话和深呼吸约1min。
油雾室油雾浓度在1000~2500mg/m3范围内。
滤毒罐对油雾过滤效率高于
99.995%,试验时实行措施,使滤毒罐吸取油雾
室外的空气。
受试面罩的呼气阀气密性和装配气密性应符合标准要求。
受试面罩上安装取样管,接口应保证气密,其管端应靠近口鼻区。
试验步骤
预备
预备好受试面具,装上取样管,实行滤毒罐吸取油雾室外空气的措施,预备好消毒用酒精棉球;
抽选好受试人员,登记其选配的头、面形尺寸和特别特征,告知受试者试验要求;
检查各仪器设备,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
将油雾通入油雾室,使其浓度到达要求并处于根本稳定。开动抽气泵取气流样经油雾浊度计测量,并将仪器指示调到100%,即为c0;
受试者佩戴面具,按使用方
法作初步气密检查,调整适宜,将取样管连至浊
度计;
e开动抽气泵,测取受试者在油雾室外无烟雾的空气中呼吸时气流的浓度,取数5个,平均得到本底浓度c;
e
令受试者进入油雾室并按
3.1.3.3规定动作,测取每种状况下气流的浓度,各5个数据,平均得到漏气浓度c;
更换受试者,重复
3.1.4.2.2~3.1.4.2.4。
试验结果
x第n个受试者在静、动或讲话任一种状态的漏气系数k按式〔1〕、式〔2〕计算:
x
x式中:k——分别为静、动或讲话时漏气系
x
数。
对该受试者漏气系数为:
某种面罩的结果由式〔3〕得到:
注:漏气系数的试验以油雾法为准。允许用氯化钠烟雾并实行相应的试验装置和仪器,但必须与油雾法校对并进展修正。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试样名称或代号;
试验环境条件;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试验者签名;
试验日期。
面罩实际死腔的试验方法
将受试面罩正确佩戴在标准头型上,以机械肺按规定条件作模拟呼吸使呼出气为高浓度a的CO2气体,其一局部被阻留于实际死腔和“呼吸道死腔”中,吸气时被经滤毒罐吸入的
2空气〔设其CO浓度为c〕所稀释,成为浓度为b的气体进入机械肺。因此,可计算出实际死腔大小为:
2
式中:P——实际死腔,mL;
V——1次吸气量,mL;
K——“呼吸道死腔”容积,mL,可预先用灌水、灌沙法或计算求出;
a——呼出气中CO2浓度,%;b——进入机械肺中CO2浓度,%;
c——经滤毒罐过滤后的吸入气中CO2浓度,%。
试验条件
面罩戴在试验用的标准头型上,密合框的气密应符合标准要求,必要时可实行关心密封措施。
试验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展,使呼出的高浓度CO2能被准时排走。面具四周空气中CO2浓度应低于1%。
机械肺的呼吸频率为21~24次
/min,呼吸气量为24±1L/min。
装置
3.2.3.1取样装置见图2。主要组成局部有: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