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协作业务关系管理 校企合作指南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432.83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9
总字数:约1.11万字
文档摘要

《协作业务关系管理校企合作指南》标准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2024年7月2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国标委发〔2024〕32

号”文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4年第五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

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协作业务关系管理校企合作指南》标准列

入2024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计划号Z-469,项目周期为16个月。

本标准由全国协作业务关系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2)提出并归

口。本标准起草工作由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

业委员会等单位共同参与起草。

(二)制定背景

1.国际教育合作规范化需求迫切

当前,国际教育交流合作规模持续扩大,跨境校企合作项目日益增多。然而,

合作模式、质量评估及成果转化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合作效率参差不齐。ISO/TS

44006:2023作为国际广泛认可的校企协作指南,其转化应用有助于我国对接国

际规则,提升合作项目规范化水平,增强国际互认度。同时,通过引入国际经验,

可优化合作流程,促进跨文化人才培养,助力高校和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2.国内产教融合亟需系统性指导

近年来,我国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在政策推动下快速发展,但实践中

仍存在合作机制松散、资源对接不畅、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部分合作项目因目

标不清晰、权责不明而难以持续;校企间信息不对称导致科研需求与人才培养脱

节。制定国家标准可为合作双方提供系统性框架,明确合作原则、内容、流程及

评价指标,解决协作中“重形式轻实效”的痛点,推动产教融合从“量”的扩张

转向“质”的提升。

3.企业创新与人才需求驱动升级

面对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压力,企业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中小

型企业尤需通过校企合作突破技术瓶颈。高校作为创新策源地,其科研资源与人

才培养能力可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中小企业在合作中常面临资源匹配困难、管

理经验不足等挑战。通过规范合作模式、知识产权分配及风险管控机制,可以帮

助中小企业高效对接高校资源,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同时,推动高校优化课程

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社会创新效能。

(三)起草过程

1.成立标准起草组:SAC/TC592秘书处根据任务要求,组织成立了由行业专

家、学者、企业代表等组成的标准起草组。小组成员具备丰富的校企合作实践经

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为标准的编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2.资料收集与分析:标准起草组广泛收集了国内外校企合作的相关文献、政

策文件、实践案例等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明确了我

国校企合作的特点和需求,为标准的编制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3.标准草案编制: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标准起草组按照GB/T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1.2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以ISO/IEC标准化文件为基础的标准化文

件起草规则》的规定,依据国际标准原文编制了标准草案。草案内容涵盖了协作

业务关系的十二项原则,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的编辑性调整和修订。

4.征求意见与修改完善:标准草案完成后,起草组进行了两轮意见征集,广

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并召开专家研讨会对意见和建议进行处理。第一次共征集意

见71条,其中采纳56条、部分采纳4条、不采纳11条,第二次共征集意见122

条,其中采纳103条、部分采纳19条、不采纳0条。根据反馈意见,标准起草

组对草案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5.公开征求意见阶段:2025年4月,经征求起草组全体成员意见,一致认

为标准征求意见稿可以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起草组将标准文本及相关材料上

报SAC/TC592技术委员会,根据要求提请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发布标准

公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方公开征求意见。

二、参与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

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

认可技术研究中心、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数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

圳市服务贸易协会、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包括: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