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阿里影业现场演出与IP衍生高景气,打造现实娱乐平台.docx
文件大小:901.03 K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9
总字数:约2.39万字
文档摘要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投资案件

投资评级与估值

SOTP估值方法下,公司整体目标估值319亿人民币,对应港股目标价1.17港币/股,对应上行空间22.9%,给予“买入”评级。

关键假设点

预计阿里影业FY2026-2028年收入分别为75.66/86.84/97.39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3%/15%/12%。1)大麦:大麦核心收入主要来源于大型演唱会,FY25年呈现明显供不应求,FY26演唱会票房预计主要由供给拉动(虽场馆利用率已在高位,但我们预计仍有一定提升空间),中期大麦横向扩展(扩品类、出海)以及纵向产业链扩张(内容投资)均有较大空间,我们预计FY26-28年分别实现营收23.81/26.68/28.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12%/7%。预计大麦利润率微降,主要系内容投资业务占比提升影响。2)IP衍生品及其他:受益于IP衍生品行业高增长,预计营收快速增长,FY26-28年营收分别实现20.07/28.09/36.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40%/30%。预计IP衍生业务利润率稳定3)电影业务及剧集制作业务:公司在FY25业绩会表明,会基于更审慎的原则进行项目投资,预计电影业务FY26-28收入增速为-1%/1%/1%。剧集制作业务收入有较强不确定性,预计FY26-28收入增速为0%/0%/0%。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

市场低估了大麦持续增长的潜力。23-24年疫情后大型演出经历高速发展,但25年增长仍有持续性。大麦行业领军,具备较高的技术实力和现场活动服务能力,持续获取优质内容供给,依托阿里系资源获客、宣发和提升粘性等方面的优势。(1)大型巡演当前需求未充分满足,大麦的基本盘有较强保证。(2)扩充演唱会之外的新品类和出海也是票务增长驱动。(3)布局自有厂牌,向上游延伸。

市场对阿里影业在IP衍生品行业的优势认知不足。1)ToB业务已积累大量优质上游IP和下游品牌厂商,背靠阿里的娱乐生态和电商生态,阿里鱼不仅助力IP和品牌方推广和销售变现,还能通过丰富的线上线下营销活动反哺IP影响力。公司与三丽鸥的合作已带来FY25双方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加速增长,Chiikwa、蜡笔小新等头部IP的合作预计接力增长。2)ToC业务有望创造业绩弹性。

股价表现的催化剂

IP衍生品ToB受益于IP品牌合作爆发超预期、自有ToC业务扩展超预期;线下娱乐景气度超预期;AI降本增效的协同效应以及商业化进展超预期

核心假设风险

内容和互联网平台监管环境变化风险;项目延期/表现不及预期风险;票务业务不及预期风险;IP衍生品业务不及预期风险。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目录

阿里影业:拟更名大麦娱乐,打造现实娱乐平台 6

大麦:演出票务领军,向上游延伸,现场娱乐全产业链布局 8

IP衍生品:依托阿里娱乐和电商生态助力IP商业化并反哺IP13

AI影视工业应用的初探索 18

电影行业进入内容供给驱动阶段 19

财务分析、盈利预测及估值分析 21

财务分析:营收净利显著改善,大麦提振业绩效果显著 21

盈利预测 22

估值分析 23

风险提示 24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图表目录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图1:阿里影业业务结构FY20-23(百万元,%) 7

图2:阿里影业业务结构FY24-25(百万元,%) 7

图3:阿里影业股权结构(截至2024年9月30日) 7

图4:大麦业务布局:票务平台+场馆服务+内容投资 8

图5:整体演出市场票房及增速(亿元,%) 9

图6:国内大型营业性演出市场情况 9

图7:大麦收入及增速(百万元,%) 9

图8:大麦调整净利润及分部业绩(百万元,%) 9

图9:大麦票务行业中台(tPaaS) 10

图10:LiveNation业务布局 12

图11:LiveNation业务结构以演唱会为核心(%) 12

图12:LiveNation各项业务AOI(%) 12

图13:中国年度被授权商品零售额(亿美元) 13

图14:IP衍生品产业链 14

图15:阿里鱼位列全球授权代理商top6 14

图16:阿里鱼IPtoBtoC商业模式 16

图17:阿里鱼和三丽鸥合作内容 16

图18:三丽鸥中国内地收入FY2021-2025 17

图19:三丽鸥中国内地营业利润FY2021-2025 17

图20:锦鲤拿趣天猫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