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华佗的五禽图.docx
文件大小:21.12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19
总字数:约6.06千字
文档摘要

华佗的五禽图

1.华佗的五禽图

五禽图又名五禽戏,相传汉末华佗实行“君倩”(人名)道家导引之术,仿照禽兽的动作,制造这一套动功。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佗传弟子广陵吴普,彭城樊阿,两人皆得佗的传授,尤以吴普更精此术,练功到九十余岁,耳目聪明,牙齿坚完,饮食如少年人,足以说明这种动功是有保健作用的。据我接触的张觉人大夫和四川知名的曾崧生前辈,练这功夫很深,都得到很大的好处,惋惜还没引起人们的重视,甚至有人把它简洁化为一种古代的医疗体操,这种了解是很不够的。由于我只争论过这功夫,深知是很好的方法,但没有练过它,缺乏切实的体会,所以只能介绍名目,有兴趣练习这种功夫的同志,可以访求功力深厚的教师傅去学习。兹介绍其名目如次:

一、虎,又名羡门虎式。

二、鹿,又名士成绮鹿式。

三、熊,又名庚桑熊式。

四、猿,又名费长房猿式。

五、鸟,又名亢仓子鸟式。

气功人网(qgren)回名目下一章

我所知道的王礼庭五禽图(一)项扬惠传授 刘建川整理

缘 起

甲申岁末,霍师七十三大寿,门人后学共聚小成楼谈易论道;夜深人稀,笔者请教《养生蠡测》中不明之处,讲至憨处,霍师从书房取出一卷黄册,笔者起初以为是丹诀抄本,展卷方知更为贵重,此卷为张义尚先生与霍师数十年来的飞鸿手稿,笔者彻夜未眠,潜心阅读,尽心领悟,感受颇多。悲哉!一代宗师---张义尚先生于辛巳年冬月初十凌晨,在忠县家中溘然鹤去,临终自以密宗“颇瓦”西升,享年九十一岁,先生此去令人不胜追忆惋叹,更令学人引以为憾。!

幸哉!得沐霍师之教,倾听玄妙之音;霍师字斐然,名探玄子,自幼搜读奇书,屡遇奇人,于医易丹道、玄学数术皆尽探求;对老子长生久视之学和周易探迹索隐之论颇有争论,见解独到,遂致北京中科院哲学教授、三元丹法承传人胡孚琛先生,于辛巳年十月慕名专程赴渝访问,胡先生留言曰:“大易逢君开生面,学究天人称豪杰”。霍师现已年逾古稀,然身体硬朗,精神矍烁,生活起居自有规律,修养的效果在霍师身

上表露无遗,他强健的步履、光采的气色,更增加了我对研习传统修养之学的信念。霍师谈其修养体系由“养生”和“摄生”两部份构成:

一、养生练形,健身长寿 二、摄生保命,趋吉避凶

〔一〕天元丹法,清静修炼。〔一〕用执大象,往而不害。

〔二〕人元丹法,阴阳修炼。〔二〕运用奇门,可无死地。

〔三〕地元丹法,铅砂烧炼。〔三〕道立于一,抱一全生。

该体系有层次,有条理,有系统地将传统修养之学展现在学者面前,是高层次的形神统一修养体系,从霍师所著《论老子长生久视之道》可见一斑,而《论周易参同契火候》更揭千古不传之秘。

张义尚先生在《养生蠡测》中谈到,“如内家武术中的太极拳、意拳、金家功夫〔心愿六合的一个分支〕以及古法真传易筋经、蜀东五禽图〔原传于重庆的王礼庭〕等,皆可作为入道之梯航。”;现今内家拳法自有各派门人发扬,蜀中真传易筋经张义尚先生亦已撰文部份公开,惜王礼庭五禽图未得广传;此种五禽图是前辈们体悟猿、鹿、虎、熊、鹤五种动物的姿势及心性,结合内功武技制造出来的一种传统修养之法;在四川由巴县王礼庭传出,本功留意摆架纳气,旨在吐浊纳清,行功着意内敛,意为转换形骸而不外张,不同于现在流行的游步五禽图,霍师老友项扬惠先生精于此法,笔者有幸得项师亲传,略识此法,蒙师友错爱鼓舞,涂鸦成文,愿作引玉之砖,望同道不吝赐教,此文亦代表笔者对张义尚先生的敬重和追念之意。五禽戏

华佗的五禽图

五禽戏是仿照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来进展健身运动的一种方法,为汉末医学家华佗所提倡。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松,腹中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日聪明,齿牙完坚。”说明人体需要常常活动,只是不要过度而已。通过运动可以使饮食中的养分得到充分的消化和吸取,能使经脉中的气血流通畅顺。这样疾病就不会产生,似乎始终在活动的门枢不简洁朽蚀一样。这就是古代擅长养生者所进展的导引术,它通过仿照熊攀树枝,鹞鹰回头顾盼等动作来俯仰身体,活动关节,使人体不简洁年轻。五禽戏就是导引术的一种,常常熬炼,可以防治疾病,可使腿脚活动轻松利索。在《后汉书·艺文志》中曾记有《华佗五禽诀》、《华佗老子五禽六气诀》等书名,但这些书籍都已亡佚。只是在晋代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太上老君养生诀》、明代罗洪先《万寿仙书》等书中对五禽戏的具体练法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