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人:
日期:
小学生现场急救小常识
未找到bdjson
目录
CONTENTS
01
急救基本原则
02
常见伤害处理
03
急救物品使用
04
紧急情况应对
05
安全教育与预防
06
模拟演练设计
01
急救基本原则
现场安全保障要点
确保空气流通
迅速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伤者因缺氧而窒息。
03
如交通事故、火灾等,应立即远离危险源,确保伤者不再受到伤害。
02
迅速远离危险源
判断现场是否安全
急救前应先确保自身安全,避免进一步伤害。
01
紧急呼救标准流程
第一时间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如120。
拨打急救电话
向急救人员简要说明伤者的状况、所在位置等关键信息。
简要说明情况
在呼救过程中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以便更好地与急救人员沟通。
保持冷静
伤情基础评估方法
观察呼吸和心跳
初步判断伤者的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01
检查伤口和出血情况
如有伤口,应检查出血情况,并采取相应止血措施。
02
评估意识状态
与伤者交流,观察其意识状态,判断是否有意识障碍。
03
02
常见伤害处理
轻微擦伤消毒步骤
清洗伤口
消毒处理
涂抹药膏
包扎伤口
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去除表面的污垢和细菌。
使用碘伏或酒精等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感染。
涂抹适当的抗生素药膏,有助于预防感染和促进愈合。
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避免再次受伤或污染。
流鼻血应对姿势
6px
6px
6px
让孩子安静下来,避免过度活动或哭闹,以免加重出血。
安静坐下
用干净的纸巾或棉球捏住孩子的鼻翼,帮助止血。
捏住鼻翼
让孩子头部稍微前倾,避免鼻血倒流到咽喉部。
头部前倾
01
03
02
如果出血不止或情况严重,应及时寻求医生帮助。
寻求帮助
04
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疼痛。
冷水冲洗
如果衣物被热水浸湿,应立即脱去,避免加重烫伤。
脱去衣物
01
02
03
04
立即让孩子远离热源,避免进一步烫伤。
远离热源
涂抹适当的烫伤药膏,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愈合。
涂抹药膏
烫伤紧急降温方案
03
急救物品使用
家庭药箱基础配置
感冒药、止痛药、消炎药、抗过敏药、止泻药、眼药水、皮肤用药等。
常用药品
体温计、绷带、纱布、胶布、剪刀、镊子、冰袋等。
医疗器械
家庭急救手册或急救卡片,包含紧急联系电话、急救知识和步骤。
急救手册
创可贴规范粘贴法
清洁伤口
先清洗双手,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清洗伤口并擦干。
01
粘贴创可贴
将创可贴对准伤口,无张力地贴上,尽量覆盖伤口,避免沾水。
02
更换创可贴
如果创可贴被水浸湿、污染或脱落,应立即更换新的创可贴。
03
冰袋冷敷注意事项
冷敷注意事项
避免冻伤,冷敷过程中出现皮肤苍白、青紫或麻木应立即停止。
03
将冰袋用毛巾包裹后敷在受伤部位,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日2-3次。
02
冷敷方法
冷敷适用范围
适用于扭伤、挫伤、血肿等闭合性损伤,可减轻肿胀和疼痛。
01
04
紧急情况应对
腹部冲击法
适用于一岁以下婴儿,让婴儿面朝下躺在救助者前臂上,头低脚高,用手支撑婴儿头部及颈部,另一手在肩胛之间给予背部连续拍打,使异物松动并咳出。
胸部按压法
口鼻清理
若异物部分露出,可用手指或吸引器将其取出,但需注意避免将异物推入更深部位。
用于救助一岁以上儿童,救助者站在儿童身后,双手环抱其腰部,一手握拳,拇指侧紧贴受害者腹部中线,另一手包住拳头,并快速向上、向内用力,使异物从气道中排出。
气道异物处理手法
骨折固定临时措施
发现骨折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加重伤害。
制动
固定
抬高
用夹板、绷带或现场可用物品将骨折部位固定,以减少疼痛并防止进一步损伤。固定时应避免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将骨折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心跳骤停呼救要点
判断意识
轻拍受害者肩膀并大声呼唤,检查是否有反应。
呼叫救援
心肺复苏
如确定受害者无意识,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在等待救援过程中,若受害者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维持基本生命支持。
1
2
3
05
安全教育与预防
危险场景识别训练
教育小学生在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识别红绿灯,观察车辆行驶状况。
识别交通危险
让小学生了解家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如电器、火源、药品等,并学会如何避免危险。
识别家中危险源
教育小学生识别校园中的安全隐患,如楼梯拥挤、地面湿滑、运动器材损坏等。
识别校园安全隐患
安全行为习惯培养
自我保护意识
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如不随便与陌生人接触、不接受陌生人礼物等。
03
教育小学生不玩火、不触摸电器、不私自玩水等,以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02
防火防电防水
遵守交通规则
教育小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如不闯红灯、不在马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