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一专题上火与治疗.ppt
文件大小:2.87 MB
总页数:8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9
总字数:约1.01万字
文档摘要

中成药:清胃黄连丸。如兼有大便秘结,小便赤黄。可用三黄丸、栀子金花丸。如兼有大便秘结、小便赤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爆发火眼。可用:上清丸、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牛黄上清丸。方药:清胃散。药物组成:生地12克、当归6克、牡丹皮9克、黄连6克、升麻6克。第31页,共8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肝胃郁热实火证状: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大便秘结。病因:肝气郁结,日久化热,火邪犯胃,肝胃郁热所致。治法:泻热调气化滞。第32页,共8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成药:开胸顺气丸若兼大便燥结。可用槟榔四消丸。方药:化肝煎。药物组成:青皮6克、陈皮9克、白芍9克、丹皮12克、栀子12克、泽泻6克、贝母6克。开胸顺气丸:功能与主治消积化滞,行气止痛。用于饮食内停,气郁不舒导致的胸胁胀满,胃脘疼痛,嗳气呕恶,食少纳呆。第33页,共8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胃阴虚(虚火)证状:胃脘隐痛,轻度腹胀、低热或潮热、饥不欲食,口燥咽干或干呕、呃逆,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苔,脉细而数。病因:平素嗜食煎炒香燥辛辣之品,或用温燥之药太过,或胃热病久延不愈,或因病吐泻伤津等因素,致使阴液不足,胃失濡润所致。第34页,共8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治法:滋阴养胃。服用滋养胃阴食物,如适量吃些蜂蜜、梨汁、甘蔗汁等中成药:胃安胶囊,阴虚胃痛冲剂,三九胃泰。方药:玉女煎。药物组成:石膏20克、熟地9克、麦冬6克、知母6克、牛膝6克。第35页,共8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降火食方鲜萝卜汁、绿豆粥、西瓜中医则认为,萝卜汁性味辛、甘、凉,归肺、胃经,有胃火者可以饮用萝卜汁进行调理治疗。但属脾胃虚寒型口疮者不宜服用。绿豆粥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清心泻火的作用,能清心胃之火。胃火过热者,还可在隆冬季节通过吃西瓜来降胃火。第36页,共8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胃寒中医将胃部不适分为胃寒、胃热。胃寒指脾阳虚衰,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阴寒凝滞胃腑的病症。临床表现:胃脘疼痛,轻则绵绵不已,重则拘急疼痛,遇冷尤甚,得温痛减,口淡不渴;或伴有神疲乏力,形寒肢冷,口淡喜热饮,食后痛减,或伴有胃脘水声漉漉,呕吐清水。舌淡苔白滑,脉迟或弦。第37页,共8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胃寒的主要病因与饮食习惯有关,如饮食不节,嗜食生冷等等。经常冷热食物一起吃,吃饭不按时或者饥饱不均,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胃寒。再加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造成脾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治宜:暖胃散寒、理气止痛。第38页,共8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西医所说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等疾患均属中医“胃脘痛痛”的范畴。可用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等治疗。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香砂养胃丸:【功能与主治】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胃脘满闷,四肢倦怠。第39页,共8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注意:对胃肠实热,大便燥结,小便黄赤,腹痛拒按的腹痛病人不要用附子理中丸治疗,否则不但治不好疾病,而且还会加重病情。除服用上述常用的药品外,还需注意饮食宜清淡、忌酒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保持心情舒畅。患者自主服用三天治疗胃痛的非处方药后胃痛仍无缓解,应及时去医院咨询医生或进一步检查。第40页,共8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食疗方法:①鲜姜、红糖治胃寒痛:鲜姜500克(细末),红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饭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汤匙);坚持吃一星期。也可用糖姜片或糖姜水:糖姜片即超市所售成品。糖姜水则是将生姜切片,加红糖共煮,胃寒疼痛不断时,趁热饮用有效。②白酒烧鸡蛋治胃寒:二锅头白酒50克,倒在茶盅里,打1个鸡蛋,把酒点燃,酒烧干了鸡蛋也熟了,早晨空胃吃。轻者吃一、二次可愈。第41页,共8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③吃苹果可缓解胃酸:有的人在冬末春初,遇阴冷天或饮食不当,常泛胃酸,很难受。如果此时吃一个或半个大苹果,胃很快舒服了④糯米红枣粥:以此二种药食同源的原料共煮粥,经常食用,对胃寒有效。糯米有暖脾胃,补中益气,缩小便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