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物体的运动》单元6.不同的运动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物体的运动》
课题
6.不同的运动
课时
1
核心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及要求
3.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4年级③知道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知道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常用交通工具的大致速度。
④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运动方式,比较不同的运动,举例说明各种运动的形式和特征。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把物体运动的路径连成线就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物体运动的轨迹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曲线。
科学思维
比较前进、后退、摆动、震动、绕圈、旋转、滚动等不同的运动形式,了解它们不同的特征。
探究实践
选择合适的物品做一做摆动、滚动、旋转等运动方式。
态度责任
观察生活中物体的运动,了解这些物体运动中包含了哪些运动形式。
教学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1、了解物体运动的轨迹,知道物体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认识前进、后退、摆动、振动等运动形式,比较它们的不同特征。
教学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了解前进、后退、摆动、振动等运动形式,比较他们的不同特征,并且用合适的物品做一做摆动、滚动、旋转等运动方式。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PPT、做摆动滚动旋转等运动形式的材料
学生: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课前谈话,提出要求:
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运动
一、明确任务(预设5分钟)
物体运动的轨迹
1、谈话导入:同学们都有乘电梯的经历,我们乘着电梯从楼上来到楼下,这就是我们运动的路径。
2、展示图片,提问:物体运动的路径是什么,试试能不能用线把它们的路径画下来
谈话:像这样把物体运动的路径连成线,就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3、出示图片,提问:在这两幅图片中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的运动轨迹分别是什么样的?
4、提问:观察图片,比较一下这些物体的运动轨迹有什么不同
(运动轨迹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曲线)
5、谈话:我们把物体运动的轨迹是直线的运动,称为直线运动,把物体运动轨迹为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
提问:在我们身边,哪些运动是直线运动?哪些运动是曲线运动?
由生活中常见的电梯的运动路径进行导入,再将学生画出的不同物体的运动轨迹进行对比来引入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二、制定方案(预设33分钟)
认识不同的运动形式
1、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物体运动的形式是不一样的。大家见过哪些不同的运动形式呢?
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更多不同的运动形式
(前进、后退、摆动、震动、绕圈、旋转、滚动、上升、下降。)
3、提问: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物体不同的运动形式?
(三)选择合适的物体做不同形式的运动
1、谈话: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很多,我们刚刚了解了一些,下面我们选择合适的物品,来做一做这些形式的运动。
活动要求:选择合适的物品做一做摆动、滚动、旋转三种形式的运动。
活动材料:毛线、电池、凤尾夹、橡皮筋、风车等等
2、学生分小组活动,从这些材料中选择合适的分别摆动、滚动、旋转三种运动形式,并且仔细观察物体的运动,进一步体会这三种形式的运动的特点。
3、全班交流,学生展示本小组选用恰当的材料所做的物体的运动形式。
4、引导:物体运动的形式除了摆动、滚动和旋转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运动形式,我们同样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做出这些运动形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试一试。
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选择性选取物品进行相应的运动形式,在过程中聪明的学生也可以体会到其实同一个物体利用不同的材料也能有不同的运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运动形式的多种多样。
(三)拓展提高
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形式
1、引导:在日常生活中,一个物体的运动往往包含了几种运动形式。
出示直升机在空中飞行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直升机的飞行包含哪些运动形式?
(直升机本身是向前前进的,这是一种前进的运动形式。直升机上的螺旋桨,一直在旋转,这是一种旋转的运动形式。)
2、出示图片,提问:来看看这些物体运动包含哪些运动形式?
3、谈话: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运动包含两种以上的运动形式,请大家来举举例子。
通过分析直升机包含的多种运动形式,从而认识到就算是一个物体也能包含不同的运动形式,让学生再次体会运动形式的多种多样。
四、课堂小结(预设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