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
XXX
日期
日期:
急性食物中毒患者院前急救
Contents
目录
病因识别与病情评估
基础急救措施实施
医疗系统衔接机制
环境安全控制
特殊群体急救调整
预防宣教要点
PART
01
病因识别与病情评估
食物中毒
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等。
01
药物中毒
包括过量服用或误用药物、滥用药物等。
02
有毒气体中毒
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氯气等。
03
酒精中毒
饮酒过量或饮用假酒导致。
04
常见中毒类型快速分型
生命体征初步检查方法
观察呼吸
测量脉搏
检查血压
评估意识状态
注意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判断是否有呼吸困难。
评估心跳速率和节律,了解循环系统状况。
了解血压水平,判断是否有休克等危险情况。
观察患者是否清醒,对周围环境有无反应。
危重症状危险分层标准
轻度中毒
患者神志清楚,仅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一般症状。
01
中度中毒
患者神志模糊或嗜睡,伴有严重胃肠道症状、呼吸困难或循环系统衰竭。
02
重度中毒
患者出现昏迷、惊厥、严重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等生命垂危症状。
03
危及生命
患者随时可能出现呼吸心跳停止,需要立即进行抢救治疗。
04
PART
02
基础急救措施实施
未昏迷患者催吐操作规范
催吐方法
常用催吐方法有刺激咽部和胃内灌入盐水等,刺激咽部可用压舌板或手指刺激患者咽后壁或舌根,胃内灌入盐水可借助胃管进行。
催吐时机
催吐注意事项
催吐应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进行,如果患者已经昏迷,则不应进行催吐操作。
催吐前需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异物和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催吐时应避免呕吐物误吸入气管。
1
2
3
口服补液配制与喂服技巧
补液配制
补液量
喂服技巧
口服补液应按照科学配方进行配制,常用的有口服补液盐和葡萄糖溶液等,以保证患者能够摄取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
喂服时应让患者坐起或抬高头部,小口慢饮,避免一次性过多饮用,以免引起呕吐。
补液量应根据患者的失水程度和病情进行适量调整,避免过量或不足。
休克前期体位管理原则
休克前期应采取平卧位或头和躯干抬高15-20度的体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和减轻呼吸困难。
休克前期体位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密切观察病情
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和呕吐物,防止窒息。
在采取体位管理的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PART
03
医疗系统衔接机制
中毒时间、地点、途径、毒物种类、中毒程度等详细信息。
中毒信息
已采取的急救措施、用药情况、患者反应等。
急救措施
01
02
03
04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基本信息。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当前生命体征、症状、体征等病情进展情况。
病情进展
急救中心关键信息通报清单
中毒物残留样本保存要求
样本种类
应保留患者呕吐物、排泄物、血液等样本,以便后续检测。
01
采样方法
采样时应避免交叉污染,使用无菌器材,遵循正确的采样方法。
02
存放要求
样本应存放在干燥、清洁、避光的容器中,注明采样时间和地点。
03
运输要求
在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避免遗失或污染。
04
救护车到达前监护要点
生命体征监测
保持呼吸道通畅
病情观察
避免盲目用药
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变化,如呕吐、腹泻、昏迷等,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及时清理呕吐物、分泌物,防止窒息。
不要随意给患者服用止泻药、催吐药等,以免加重病情。
PART
04
环境安全控制
污染食物封存操作流程
对疑似污染的食物进行标记,避免再次食用。
标记污染食物
将污染食物放入清洁、防漏的容器中,并放置在安全的地方,避免扩散。
封存污染食物
及时报告卫生部门,以便进行后续处理。
通知卫生部门
呕吐物消毒处理规范
用一次性纸巾或塑料袋将呕吐物包裹起来,避免污染环境。
呕吐物清理
消毒处理
通风换气
用稀释的漂白水或酒精对呕吐物污染的表面进行消毒,防止细菌传播。
及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降低空气中的细菌浓度。
群体事件现场隔离措施
隔离患者
将患者与其他健康人群隔离,防止病情扩散。
01
封闭现场
封闭可能污染的区域,禁止人员出入,防止交叉感染。
02
应急措施
准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如医疗用品、消毒液等,以备不时之需。
03
PART
05
特殊群体急救调整
孕妇腹部保护性操作
药物选择
在用药时需特别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害的药物。
03
急救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胎儿情况,如出现胎心异常等状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寻求专业医疗支持。
02
胎儿监测
腹部保护
在进行催吐、洗胃等操作时,需避免腹部受压,以防止流产或早产。
01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药物剂量与成人存在很大差异,需按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