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目
TOC\o“1-2“\h\z\u\l“_TOC_250016“一.管壳式换热器: 1
\l“_TOC_250015“二.管壳式换热器的分类: 2
\l“_TOC_250014“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2
\l“_TOC_250013“浮头式换热器 2
\l“_TOC_250012“U形管式换热器: 3
\l“_TOC_250011“填料函式换热器 4
\l“_TOC_250010“釜式重沸器: 5
\l“_TOC_250009“三.管壳式换热器与管板的主要连接方式: 5
\l“_TOC_250008“强度焊接: 6
\l“_TOC_250007“强度胀接: 7
\l“_TOC_250006“胀焊并用: 8
\l“_TOC_250005“四.换热器主要强度计算: 8
\l“_TOC_250004“管板的设计意义: 9
\l“_TOC_250003“管板设计思路: 9
\l“_TOC_250002“管板的强度计算: 11
\l“_TOC_250001“管板有关膨胀节的设计: 13
\l“_TOC_250000“五.结语: 15
10
一.管壳式换热器:
换热器是指将热流体的局部热量传递给冷流体,使流体温度到达工艺流程规定的指标的热量交换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作为传热设备被广泛用于锅炉暖通领域,随着节能技术的飞速进展,换热器的种类越来越多。
管壳式换热器(shellandtubeheatexchanger)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构造较简洁,操作牢靠,可用各种构造材料〔主要是金属材料〕制造,能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换热器类型。
这种换热器构造结实、牢靠性高、适用性广、易于制造、处理力量大、生产本钱低、适用的材料范围广、换热的外表清洗比较便利、能承受较高的操作雅鹿和温度。但在传热效能、紧凑性和金属消耗量方面不及板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和板壳式换热器等高效能换热器先进。
管壳式换热器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壳体多为圆筒形,内部装有管束,管束两端固定在管板上。进展换热的冷热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淌,称为管程流体;另一种在管外流淌,称为壳程流体。为提高管外流体的传热分系数,通常在壳体内安装假设干挡板。挡板可提高壳程流体速度,迫使流体按规定路程屡次横向通过管束,增加流体湍流程度。换热管在管板上可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等边三角形排列较紧凑,管外流体湍动程度高,传热分系数大;正方形排列则管外清洗便利,适用于易结垢的流体。
1.管箱;2.接收法兰;3.设备法兰;4.管板;5.壳程接收;6.拉杆;7.膨胀节;8.壳体;
9.换热器;10.排气管;11.吊耳;12.封头;13.顶丝;14.双头螺柱;15.螺母;16.垫片;17.防冲板;18.折流板(支承板〕;19.定距管;20.拉杆螺母;21.支座;22.排液管;23.管箱壳体;24.管程接收;25.分程隔板;26.管箱盖
图1-1
依据管壳式换热器的构造特点,可分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形管式、填料函式和釜式重沸器五类。
二.管壳式换热器的分类: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典型构造如图2-1所示。管束连接在管板上,管板与壳体焊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由管箱、壳体、管板、管子等零部件组成,其构造较紧凑,排管较多,在一样直径下面积较大,制造较简洁。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构造特点是在壳体中设置有管束,管束两端用焊接或胀接的方法将管子固定在管板上,两端管板直接和壳体焊接在一起,壳程的进出口管直接焊在壳体上,管板外圆周和封头法兰用螺栓紧固,管程的进出口管直接和封头焊在一起,管束内依据换热管的长度设置了假设干块折流板。这种换热器管程可以用隔板分成任何程数。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构造简洁,制造本钱低,管程清洗便利,管程可以分成多程,壳程也可以分成双程,规格范围广,故在工程上广泛应用。壳程清洗困难,对于较脏或有腐蚀性的介质不宜承受。当膨胀之差较大时,可在壳体上设置膨胀节,以削减因管、壳程温差而产生的热应力。
1.封头;2.法兰;3.排气口;4.壳体;5.换热管;6.波形膨胀节;7.折流板〔或支持板〕;
8.防冲板;9.壳程接收;10.管板;11.管程接收;12.隔板;13.封头;14.管箱;15.排液口;16.定距管;17.拉杆;18.支座;19.垫片;2021—螺栓螺母
图2-1
浮头式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构造如图2-2所示。管子一端固定在一块固定管板上,管板夹持在壳体法兰与管箱法兰之间,用螺栓连接;管子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