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颅脑损伤现场急救.pptx
文件大小:3.99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9
总字数:约2.64千字
文档摘要

颅脑损伤现场急救

演讲人:

日期:

CATALOGUE

02

安全环境建立

01

现场评估与判断

03

基础生命支持

04

止血与伤口处理

05

特殊伤情应对

06

转运前准备

现场评估与判断

01

头痛

颅脑损伤后最常见的症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表现。

01

眩晕

患者感觉周围物体旋转或自身在旋转,站立不稳。

02

言语不清

患者说话含糊不清,或无法正确理解别人说话。

03

肢体活动障碍

手脚无力、偏瘫或抽搐等现象。

04

识别典型症状表现

判断意识状态等级

患者能够回答问题,对周围环境有反应。

清醒

患者昏昏欲睡,但能够唤醒并正确回答问题。

嗜睡

患者意识模糊,不能准确回答问题或反应迟钝。

模糊

患者完全失去意识,对任何刺激无反应。

昏迷

确认损伤发生机制

加速性损伤

如坠落、撞击等,导致头部受到剧烈冲击。

01

减速性损伤

如车祸时头部碰撞车窗或地面,造成颅脑损伤。

02

挤压伤

头部被两物体挤压导致损伤,如门缝夹伤等。

03

穿透性损伤

如枪弹、锐器等直接刺入头部造成的损伤。

04

安全环境建立

02

移除危险源防护措施

包括尖锐物体、易燃易爆物品等,确保患者周围环境安全。

移除现场危险物品

疏散围观人群

切断伤害源

避免过多人员聚集在现场,保持空气流通,确保患者呼吸顺畅。

如为机械性颅脑损伤,应尽快停止相关机械设备运转。

避免移动患者禁忌项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防止窒息。

03

以免加重颅内出血或脑疝等严重后果。

02

避免随意翻动患者

避免剧烈摇晃或震动

以免加重颅内损伤。

01

稳定伤员基础体位

对于疑似颅骨骨折或脑挫裂伤患者,应保持平卧位姿势。

平卧位

可适当垫高患者头部,有利于颅内血肿引流和减轻脑水肿。

头部垫高

对于呕吐频繁或昏迷较深的患者,可采用侧卧位,以防止误吸呕吐物导致窒息。

侧向卧位

基础生命支持

03

开放气道管理方法

仰头抬颏法

将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另一只手放在患者下巴,轻轻将头后仰,使气道开放。

01

推举下颌法

对于怀疑有颈椎损伤的患者,可以使用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避免头部后仰。

02

清除口腔异物

迅速用手指或吸引器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或异物,确保呼吸道畅通。

03

维持呼吸循环要点

检查呼吸

心跳检查

胸外按压

人工呼吸

观察患者的胸廓起伏,听呼吸声,感受呼吸气流,判断有无自主呼吸。

触摸患者的颈动脉或股动脉,判断心跳是否存在,以及心跳的速率和强度。

对于心跳骤停的患者,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按压深度为5-6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对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的患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吹气时间应持续1秒钟以上,使胸廓明显抬起。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意识状态

循环系统监测

监测呼吸情况

神经系统检查

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语言、反应等,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颅脑损伤。

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及时发现呼吸异常。

持续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循环衰竭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包括瞳孔对光反射、肢体活动等,以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是否受损。

止血与伤口处理

04

使用干净的手指直接压迫出血部位,以减少血液流失。

手指压迫

在出血部位放置无菌敷料或干净的布类,然后用绷带或衣物加压包扎。

敷料加压

在头部出血严重的情况下,可尝试压迫出血动脉的近端,以减缓出血速度。

动脉压迫

头部压迫止血技术

异物存留处理原则

浅层异物

对于浅表异物,如石子、玻璃碎片等,可小心移除,避免进一步损伤。

01

深层异物

若异物嵌入较深,切勿随意拔出,以免加重损伤或引发大出血,应由专业医生处理。

02

异物处理顺序

在处理异物时,应优先处理影响呼吸、循环等重要功能的异物,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03

消毒与包扎规范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清水彻底清洗伤口,去除污物、血痂等。

清洗伤口

消毒处理

包扎伤口

使用碘伏、酒精等消毒剂对伤口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注意避免消毒液进入伤口内部。

使用无菌纱布或清洁的布类包扎伤口,以保护伤口免受进一步污染和损伤,同时减少出血。

特殊伤情应对

05

脑脊液漏紧急处置

6px

6px

6px

将伤员头部垫高,保持头高卧位,以减少脑脊液流失。

立即采取头高卧位

严禁用棉球、纱布等填塞鼻孔或外耳道,避免脑脊液逆流引发感染。

禁止填塞和冲洗

告知伤员避免咳嗽、打喷嚏或用力擤鼻涕,以防脑脊液压力突然增加。

避免咳嗽和用力

01

03

02

立即将伤员送往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及时送医治疗

04

药物降压

按医嘱给予脱水药物,如甘露醇、呋塞米等,以降低颅内压。

头部制动

保持伤员安静,避免头部过度晃动或震动,以减少颅内压升高的风险。

物理降温

采用冰帽、冰毯等物理降温措施,降低头部温度,有助于减轻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