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烧伤的现场应急救护原则.pptx
文件大小:3.45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9
总字数:约2.09千字
文档摘要

烧伤的现场应急救护原则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01现场安全评估与判断02终止致伤因素03快速降温处理04创面保护与覆盖05生命支持与并发症预防06转运准备与记录

01现场安全评估与判断

脱离危险环境优先级消除致伤源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消除致伤源,如关闭电源、扑灭火焰等。03脱离危险环境后,立即呼叫救援,并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救治。02呼叫救援迅速判断危险环境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迅速判断并脱离烧伤现场的危险环境,包括火源、化学物质等。01

检查伤者意识与烧伤程度初步判断伤者的意识状态,如呼叫、拍打等,以确定是否需要紧急救治。检查伤者意识根据烧伤面积、深度以及伤者的反应,初步评估烧伤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评估烧伤程度在紧急情况下,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向医护人员报告伤者情况。拨打急救电话

判断致伤源性质火焰烧伤火焰烧伤通常伴有烟雾和高温,应迅速脱离火源,并采取防止烟雾吸入的措施。01化学烧伤化学烧伤可能由酸、碱等化学物质引起,应迅速脱去被化学物质污染的衣服,并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处。02电烧伤电烧伤通常伴有电击和电弧伤,应迅速切断电源,并检查伤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03

02终止致伤因素

火焰烧伤迅速用湿布、湿毛巾或灭火器扑灭火焰,切勿奔跑或用手拍打,以免火势扩大。触电烧伤立即切断电源,用绝缘物体将触电者与电源分离,避免电流通过身体造成进一步伤害。立即灭火/切断电源

去除烧伤区域附着物迅速去除烧伤区域的衣物、饰品等物品,避免热量继续传递和加重烧伤。若衣物与皮肤粘连,切勿强行撕扯,应用剪刀剪开,保留粘连部分,以免加重伤害。

化学烧伤冲洗处理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烧伤区域,稀释和清除化学物质,减轻其对皮肤的伤害。冲洗时间应持续15-30分钟,直到化学物质彻底清除或伤者感到疼痛明显减轻。

03快速降温处理

凉水冲洗时间与范围冲洗时间应在烧伤后立即用凉水冲洗,持续时间不少于20分钟。01冲洗范围冲洗范围应包括受伤部位及其周围,以降低温度并减少伤害。02

避免冰敷与过度降温01避免冰敷不要使用冰块或冰水直接接触烧伤部位,以免引起冻伤。02过度降温过度降温会使烧伤部位的皮肤和组织进一步受损,应避免。

特殊部位降温技巧可用湿毛巾或湿纱布覆盖,以保护眼睛和面部。面部烧伤可将患肢放在凉水中浸泡,但需注意水温不要过低。手足烧伤

04创面保护与覆盖

无菌敷料选择原则优先选择无菌纱布、绷带或无菌敷料这些物品可以有效隔离外界细菌,保护伤口免受污染。避免使用不洁净的布料或纸巾敷料应大于伤口面积这些物品可能携带细菌,增加感染风险。确保敷料能够完全覆盖伤口,避免外界细菌侵入。123

避免撕扯黏连衣物轻柔操作在处理与伤口接触的衣物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03不要尝试脱下与伤口紧密粘连的衣物,以免撕裂伤口。02保留伤口周围衣物剪开衣物对于与伤口黏连的衣物,应使用剪刀小心剪开,避免直接撕扯加重伤口。01

这些物品可能刺激伤口,加重疼痛或感染风险。禁用药物与油脂涂抹禁用牙膏、酱油、草药等非专业药物油脂可能阻碍伤口散热,增加感染风险,并影响伤口愈合。避免使用油脂类物品应使用专业烧伤药膏进行涂抹,以减轻疼痛、预防感染并促进伤口愈合。只用专业烧伤药膏

05生命支持与并发症预防

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清除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及烟尘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异物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导致窒息。头部侧转给予患者高浓度氧气吸入,以缓解缺氧状况。吸氧

休克体位与保暖处理休克体位将患者置于平卧位或下肢抬高15-20度,以增加回心血量,缓解休克症状。01保暖措施采取盖被子、衣物等保暖措施,防止患者体温过低。02避免过度搬动在搬动患者时应尽量平稳,避免剧烈摇晃或颠簸,以免加重休克。03

疼痛管理基础措施心理支持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缓解其紧张、恐惧和焦虑情绪,提高疼痛阈值。03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药物,如吗啡、杜冷丁等,以减轻疼痛。02药物治疗疼痛评估对烧伤患者进行全面的疼痛评估,了解疼痛的性质、程度和范围。01

06转运准备与记录

烧伤面积初步评估根据烧伤部位和面积大小,初步估计烧伤程度,为后续急救处理提供依据。评估烧伤面积评估深度评估并发症风险通过观察烧伤部位的颜色、质地和湿润度,判断烧伤深度,以便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识别可能出现的休克、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并采取相应措施。

记录烧伤原因、时间、部位、范围、深度等基本信息。伤情概述记录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以便随时监测病情变化。生命体征记录患者已经使用的药物、剂量和时间,以便医生参考和调整治疗方案。用药记录伤情记录关键信息

在转运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因吸入烟雾或其他有害物质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