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疾病护理查房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查房流程规范
01
疾病概述
03
病情评估方法
04
护理干预措施
05
多学科协作要点
06
质量改进措施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临床分类
6px
6px
6px
在妊娠期间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妊娠期高血压
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
子痫
妊娠期高血压伴有蛋白尿或其他器官损害。
子痫前期
01
03
02
妊娠前即有高血压,或妊娠20周前发现高血压并持续到妊娠12周后。
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
04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氧化应激、炎症等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引发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
遗传因素
多基因遗传,具有家族聚集倾向。
免疫因素
母体免疫失衡,对胎儿-胎盘单位产生免疫过度反应。
胰岛素抵抗
引起高胰岛素血症和糖尿病,增加血管阻力,导致血压升高。
病因及发病机制
典型临床表现
高血压
持续性血压升高,尤其是舒张压升高更明显。
蛋白尿
子痫前期可出现蛋白尿,通常为≥300mg/24小时。
水肿
体重过度增加,超过每周0.5kg,或出现踝部及小腿明显凹陷性水肿。
头痛、眼花、胸闷等自觉症状
提示病情进一步加重,可能出现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02
查房流程规范
静息状态下,采用标准方法测量血压,注意测量时间和姿势。
血压测量
通过尿常规检查了解孕妇蛋白尿情况。
尿蛋白检测
01
02
03
04
年龄、身高、体重、BMI等。
孕妇基本信息
询问孕妇既往病史、家族史、孕育史等,了解病情及诱因。
病情询问
预查房信息收集要点
血压变化
观察孕妇血压波动情况,及时发现血压升高或降低。
01
尿蛋白情况
监测尿蛋白量及变化,评估肾功能受损程度。
02
自觉症状
询问孕妇是否出现头痛、眼花、胸闷等高血压相关症状。
03
胎儿情况
通过胎心监护、B超等手段了解胎儿生长发育及宫内状况。
04
查房重点观察指标
病程记录标准要求
病情记录
详细记录孕妇的血压、尿蛋白、自觉症状等关键指标。
01
用药记录
记录孕妇使用的降压药物、剂量、用药时间及效果。
02
检查结果
记录孕妇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相关结果。
03
病情评估
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评估孕妇及胎儿状况,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
04
03
病情评估方法
实验室诊断指标解读
尿蛋白检测
测量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判断肾功能是否受损。
02
04
03
01
血小板计数
评估溶血及凝血功能,预防产后出血。
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测定
了解肾脏功能,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肝酶水平监测
反映肝细胞损伤情况,警惕肝功能衰竭。
母婴监测参数标准
监测孕妇体重变化,评估水肿程度。
孕妇体重增长
定期测量血压,及时发现血压升高。
血压监测
通过超声检查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胎儿生长曲线
反映胎儿宫内安危,预防胎儿窘迫。
胎心率及胎动监测
分级风险评估流程
初步评估
根据孕妇年龄、病史及临床表现,确定风险等级。
01
进一步检查
根据初步评估结果,选择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02
综合评估
结合孕妇及胎儿情况,确定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分级。
03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分级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降低风险。
04
04
护理干预措施
饮食管理方案
控制盐的摄入
增加蛋白质摄入
控制水的摄入
均衡膳食
减少食盐摄入,避免高盐食物,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适当食用鱼、禽、肉类等优质蛋白,增加血浆蛋白质水平。
避免过多饮水,以免加重水肿,根据医嘱合理安排饮水量。
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遵医嘱用药
根据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不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观察药物反应
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及药物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预防措施
采取非药物治疗措施,如体位疗法、深呼吸、放松训练等,协助降压。
药物保管
将药物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受潮。
降压药物使用护理
并发症预警处置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血压、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识别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痛等症状,警惕子痫、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的发生。
紧急处理
如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吸氧、降压、利尿等,并准备终止妊娠。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知识,提高自我监测和保健意识。
05
多学科协作要点
产科与内科协作流程
病情监测与评估
分娩方式选择
用药指导与调整
产后管理
产科负责孕产妇的全面监测,包括血压、尿蛋白、水肿等,内科协助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进行评估。
产科医生根据孕产妇情况开具降压药物,内科医生负责药物剂量调整及药物副作用监测。
根据孕产妇病情,产科与内科共同评估,决定分娩方式,如自然分娩、助产或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