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外科感染护理要点.pptx
文件大小:2.91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9
总字数:约2.88千字
文档摘要

外科感染护理要点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危险因素评估

03

预防与控制策略

04

感染伤口护理

05

并发症管理

06

护理教育培训

01

感染基础概念

01

感染基础概念

PART

外科感染定义与分类

外科感染是指发生在创伤、手术、烧伤等外科疾病中的感染,包括组织、器官和腔隙的感染。

外科感染定义

外科感染可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感染,非特异性感染如化脓性感染,特异性感染如结核、梅毒等。

感染分类

01

02

外科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常见病原体

感染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接触传播、血液传播、空气传播等,如手术时未严格消毒、伤口接触污物、呼吸道飞沫传播等。

传播途径

常见感染病原体及传播途径

感染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01

临床表现

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炎症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脓肿、坏死、休克等症状。

02

诊断标准

外科感染的诊断标准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如血液分析、细菌培养、影像学检查等。同时,还需与非感染性疾病进行鉴别,以确保准确诊断。

02

危险因素评估

PART

患者自身免疫状态分析

免疫系统功能

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识别免疫系统受损或亢进的情况。

免疫抑制药物使用

了解患者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化疗药物,这些药物会降低免疫力。

营养状况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营养不良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

年龄与免疫

老年人免疫系统功能减退,儿童和青少年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

侵入性操作与手术风险关联

6px

6px

6px

清洁切口、污染切口和感染切口,不同类型的切口感染风险不同。

手术切口类型

手术时间越长,感染风险越高。

手术时间

接近体表的手术感染风险较低,深部手术感染风险较高。

手术部位

01

03

02

污染的手术器械和植入物可能引发感染。

手术器械与植入物

04

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尘埃等传播。

空气传播

通过污染的医疗设备、器械、敷料等传播。

媒介物传播

01

02

03

04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可能传播感染。

接触传播

包括隔离、消毒、无菌操作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医院环境感染源管理

03

预防与控制策略

PART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原则

术前半小时使用抗菌药物,应选择对手术部位常见病原菌敏感的药物,避免术后感染。

术前用药

术中用药

术后用药

手术过程中根据手术时间和药物半衰期追加抗菌药物,确保手术期间药物浓度维持在有效范围内。

术后继续应用抗菌药物,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但需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敏感性调整。

无菌操作技术规范

执行严格的手卫生和皮肤消毒程序,确保手术部位及周围皮肤无菌。

洗手与消毒

穿戴口罩、帽子、手套、手术衣等无菌防护用品,避免手术过程中交叉感染。

穿戴防护用品

手术室应保持洁净、干燥、通风良好,定期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确保手术环境无菌。

手术室环境管理

医疗废物分类处理流程

感染性废物

药物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

包括手术过程中产生的敷料、棉签、纱布等,应放入黄色垃圾袋中,并进行专门的无害化处理。

如手术刀、针头等锐器,应放入锐器盒中,避免刺伤和交叉感染。

包括过期、淘汰、变质的药物和疫苗等,应按照规定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如切除的组织、器官等,应放入专用容器中,按照规定进行登记和交接,最终进行无害化处理。

04

感染伤口护理

PART

伤口评估与分级方法

伤口类型

包括手术切口、烧伤、创伤、溃疡等,每种类型的伤口都有其特殊的评估方法和处理原则。

伤口评估内容

伤口分级

观察伤口的位置、大小、形状、颜色、渗出液、周围皮肤状况等,以判断伤口的严重程度和愈合情况。

根据伤口的严重程度和污染程度,将其分为清洁伤口、污染伤口和感染伤口,以便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1

2

3

清创技术与敷料选择

清创目的

清除伤口内的坏死组织、异物和细菌,为伤口愈合创造良好环境。

01

清创方法

包括外科清创、机械清创、化学清创等,具体方法应根据伤口情况选择。

02

敷料选择

根据伤口的类型、渗出量和感染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进行覆盖和保护,如纱布、棉垫、泡沫敷料等。

03

感染伤口监测指标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发热、寒战、头痛、恶心等全身感染症状,以便及时处理。

全身感染症状

观察伤口是否出现红肿、疼痛、渗出液增多等局部感染症状,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伤口局部情况

定期进行血常规、细菌培养等实验室检查,以了解伤口感染情况和指导用药。

实验室检查

05

并发症管理

PART

脓毒症早期识别与干预

严格监测患者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

脓毒症早期常出现体温异常、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

血液检查

及时进行血液培养,检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