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外科前臂双骨折诊疗规范.pptx
文件大小:9.77 M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9
总字数:约2.52千字
文档摘要

外科前臂双骨折诊疗规范

演讲人:XXX

日期:

1

2

3

临床表现

损伤机制

解剖学基础

目录

4

5

6

康复路径管理

治疗策略选择

影像诊断标准

目录

01

解剖学基础

尺桡骨结构特点

前臂内侧的长骨,全长位于前臂内侧缘,上端粗大,称鹰嘴,参与肘关节构成;下端细小,称尺骨小头,参与腕关节构成。

尺骨

桡骨

尺桡骨共同特点

前臂外侧的长骨,全长位于前臂外侧缘,上端膨大,称桡骨头,参与肘关节构成;下端稍膨大,称桡骨茎突,参与腕关节构成。

两骨相对平行,全长略呈弧形,前臂旋前旋后时,两骨互为支点,可发生旋转运动。

骨间膜与血管神经分布

骨间膜

尺桡骨之间有骨间膜相连,骨间膜内有纤维隔,将前臂分隔成前后两个骨筋膜室,内含肌肉、血管和神经。

血管

神经

前臂动脉主要来自桡动脉和尺动脉,两者在手腕部形成掌浅弓和掌深弓,为手部提供血液供应。

前臂神经主要来自臂丛神经的分支,包括桡神经和正中神经,支配前臂肌肉和手部感觉。

1

2

3

前臂旋转生物力学

前臂旋转的生物力学基础是尺桡骨之间的旋转轴,旋转轴位于两骨中点连线的前方,允许前臂进行旋前和旋后运动。

旋转轴

前臂旋前时,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收缩,使桡骨相对尺骨旋转;旋后时,旋后肌和肱二头肌收缩,使桡骨相对尺骨反向旋转。

肌肉作用

前臂旋前旋后的角度约为180度,旋前和旋后各占90度,旋前时手掌朝向身体内侧,旋后时手掌朝向身体外侧。

旋转角度

02

损伤机制

高能量创伤类型

暴力打击伤

如棍棒、重物等直接打击前臂,造成双骨折。

03

从高处跌落时,前臂着地,暴力传导至桡骨和尺骨,造成双骨折。

02

跌落伤

车祸伤

高速车祸中,前臂遭受直接撞击或挤压,导致双骨折。

01

低能量病理性骨折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降低,骨脆性增加,轻微外力即可导致前臂双骨折。

01

骨肿瘤

前臂骨骼发生肿瘤,破坏骨质,轻微外力即可导致病理性骨折。

02

长期应力

长期前臂受力,如长期举重、体操等运动,导致前臂肌肉劳损,骨骼疲劳,易发生骨折。

03

直接/间接暴力差异

暴力直接作用于前臂,如前臂撞击硬物、重物砸伤等,多导致开放性骨折或粉碎性骨折。

直接暴力

暴力通过传导或杠杆作用到达前臂,如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沿桡骨向近端传导,导致桡骨和尺骨双骨折。

间接暴力

03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特征

疼痛

前臂双骨折后,患者会感到明显的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腕部或肘部。

畸形

骨折后,前臂会出现畸形,如成角、短缩等。

异常活动

骨折处出现异常活动,如骨摩擦感、异常运动等。

肿胀

骨折部位会出现肿胀,严重时可能影响血液循环。

触诊检查要点

在骨折部位,特别是骨折断端,常有明显的压痛。

压痛

通过轴向挤压伤肢,可诱发或加重骨折部位的疼痛。

轴向挤压痛

触诊时,骨折处可能有局部异常隆起,可能为骨折断端错位所致。

局部异常隆起

神经功能评估

自主神经反射

评估前臂及手部的自主神经反射是否正常,如皮肤温度、颜色、汗液分泌等。

03

评估前臂及手部的运动功能是否受限,能否完成握拳、伸指等动作。

02

运动功能

感觉功能

评估前臂及手部的感觉是否正常,有无感觉缺失或减退。

01

04

影像诊断标准

X线投照体位规范

01

正位片

包括前臂正位和肘关节正位,能够清晰显示尺桡骨全长及关节面情况。

02

侧位片

包括前臂侧位和肘关节侧位,能够观察骨折的移位、成角以及关节脱位情况。

CT三维重建价值

利用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能够更直观地观察骨折的形态、移位、成角以及关节面的损伤情况。

三维重建

对于粉碎性骨折或骨块分离的情况,CT三维重建有助于明确骨折块的移位和分离情况,为手术提供重要参考。

骨块分离

AO/OTA分型应用

根据骨折的形态和移位程度,将前臂双骨折分为简单骨折、楔形骨折、复杂骨折等类型,有利于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

AO分型

主要依据骨折的部位和形态进行分类,有助于制定更精准的手术方案和评估手术效果。

OTA分型

05

治疗策略选择

闭合复位适应证

稳定性骨折

对于稳定性骨折,如横行骨折或短斜形骨折,闭合复位通常效果较好。

03

如果患者没有出现神经或血管损伤的症状,如手指麻木、运动受限等,可选择闭合复位。

02

无神经血管损伤

局部肿胀较轻

前臂双骨折后,如局部肿胀较轻,且没有明显的伤口或畸形,可尝试闭合复位。

01

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手术指征

适用于开放性骨折、闭合复位失败或固定不可靠的患者。

01

术前准备

术前需进行X线检查,明确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制定手术方案。

02

手术操作

在麻醉下,通过手术切口将钢板和螺钉固定在骨折处,以稳定骨折端。

03

术后处理

术后需定期换药、拆线,并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功能。

04

外固定架应用场景

开放性骨折

对于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架可作为一种临时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