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甲状腺危象急救及护理.pptx
文件大小:2.39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9
总字数:约2.79千字
文档摘要

甲状腺危象急救及护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概述与病理机制

02

临床识别与诊断

03

急救处理流程

04

护理重点环节

05

并发症处置

06

预防与随访

01

概述与病理机制

甲状腺危象定义

01

甲状腺危象是甲亢的严重并发症

甲亢病情在未被控制的情况下,由于某些应激因素导致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危及患者健康和生命的状态。

02

甲状腺危象的死亡率较高

本病不常见,但一旦发生,病情极度严重,病死率很高。

常见诱发因素

感染

停用抗甲状腺药物

应激

碘剂治疗不当

感染是甲状腺危象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

应激状态如手术、创伤、精神刺激等,可诱发甲状腺危象。

突然停用抗甲状腺药物,导致甲亢病情加重,可能诱发甲状腺危象。

碘剂治疗甲亢时,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可能诱发甲状腺危象。

病理生理学基础

甲状腺激素过多

甲状腺危象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机体代谢亢进,出现一系列症状。

02

04

03

01

免疫功能紊乱

甲状腺危象时,机体免疫功能可能出现紊乱,导致自身抗体攻击甲状腺组织,加重甲亢病情。

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

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导致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心血管系统损伤

甲状腺危象时,心血管系统受到严重损伤,可出现心率增快、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等症状。

02

临床识别与诊断

典型症状表现

高热

体温急剧升高,通常在39℃以上,皮肤潮红,大汗淋漓,继而可发展到皮肤苍白、脱水。

心血管系统异常

脉压明显增大,心率增快,超过140次/分,可出现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甚至心力衰竭。

神经、循环及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烦躁、焦虑不安、谵妄、嗜睡甚至昏迷,常有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

危象分级体征

轻度危象

主要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如烦躁不安、谵妄等,体温和心率轻度升高。

01

中度危象

除神经系统症状外,还有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率增快、心律失常等,体温明显升高。

02

重度危象

出现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力衰竭、休克等,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表现。

03

实验室诊断标准

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水平明显升高

这是诊断甲亢危象的重要依据。

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明显降低

血常规、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异常

反映甲状腺毒症严重,对TSH的负反馈抑制作用减弱。

可出现白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低血糖、低血钠、低血钾等,以及肝肾功能损害的表现。

1

2

3

03

急救处理流程

紧急干预原则

立即就诊

一旦出现甲状腺危象症状,如高热、大汗、心动过速、烦躁不安等,应立即就医。

氧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以缓解因呼吸急促引起的缺氧。

迅速降低体温

采用物理降温措施,如冰敷、酒精擦浴等,以降低体温过高对机体的损害。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根据患者情况,合理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抗甲状腺药物应用

硫氧嘧啶类药物

碘剂

糖皮质激素

β受体阻滞剂

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甲状腺激素释放,是甲亢危象治疗的首选药物。

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但需注意用量和时机,过量会加重病情。

具有强大的抗炎、抗休克作用,可减轻甲状腺危象的病情。

可阻断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兴奋作用,降低心率,减轻心脏负担。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神志、心率、血压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抗感染治疗

甲亢危象患者易感染,应加强抗感染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营养支持

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以满足机体高代谢的需要。

心理护理

甲亢危象患者常伴有焦虑、烦躁等情绪,应加强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辅助治疗措施

04

护理重点环节

环境控制要求

将患者置于安静、无刺激的环境中,避免嘈杂、强光等刺激。

安静环境

保持病房温湿度适宜,避免患者因干燥或潮湿而感到不适。

适宜温湿度

确保病房内空气流通,避免二氧化碳积聚。

通风良好

生命体征监测

体温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体温,防止出现高热或体温过低。

01

血压监测

定期测量患者血压,及时发现血压异常。

02

心率监测

持续监测患者心率,警惕心律失常的发生。

03

呼吸监测

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及时发现呼吸衰竭等危重情况。

04

心理支持策略

家属支持

鼓励家属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家庭温暖和支持。

03

与患者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其需求,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

02

沟通交流

缓解焦虑

通过解释病情、安慰和鼓励患者,缓解其焦虑和恐惧心理。

01

05

并发症处置

常见合并症类型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包括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需密切监测心率和血压变化。

内分泌系统并发症

如高血糖、低血糖等,需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神经系统并发症

如烦躁不安、谵妄、昏迷等,需保持呼吸道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