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
摘要
随着社会口老龄化的到来,阿尔茨海默病(AD)给全球公共卫
生系统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CI)
是AD最早有临床症状的阶段,该阶段是AD早期诊断和防治最为重要
的窗口期。基于近年全球在AD发病机制和诊治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
进展,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在《阿尔茨海默
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中国专家共识2021》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和修订。
通过深度查找AD源性MCI的相关文献,包括荟萃分析、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等,采用改编版的证据质量和推荐分级的评
估、制订与评价系统方法对证据级别及推荐等级进行分级,从流行病
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给医护员的建
议以及风险因素与预防7个方面对AD源性MCI的诊治提出了工作框
架和专家推荐,以期为AD的规范诊断、有效干预和精准治疗提供专
家共识和指导方案。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最常见的认知障
碍疾病类型,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该病以认知障碍、精神行为
异常和社会活动及生活能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给患者家庭及社会
带来沉重的负担。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
duetoAlzheimersdisease)简称AD源性MCI,是AD连续疾病
谱的早期阶段。2020年流行病学调查指出,中国60岁以上群MCI
约3877万,痴呆患者约1507万,其中AD患者约983万⑴。
按照是否存在记忆受损,MCI通常分为两大亚型:遗忘型MCI
(amnesticMCLaMCI)和非遗忘型MCI(non-amnesticMCI,naMCI)。
aMCI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记忆功能损害,而naMCI主要表现为其他认
知域的功能损害,如注意力、语言、视觉空间功能和执行功能损害。
按照累及的认知域,MCI可分为单认知域MCI和多认知域MCEMCI
的分型可能对疾病转归具有提示意义,aMCI很可能会进展为典型的
AD,naMCI可能会进展为血管性痴呆、额额叶痴呆等其他类型痴呆成⑶。
为满足临床实践需求,提高广大医疗工作者对AD源性MCI的认
知,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发布了《阿尔茨海
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简称《2021年专
家共识》)⑷。该共识的发布为AD源性MCI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和精准治疗提供了专家共识和指导方案。《2021年专家共识》认为,
对于不能通过病理和生物标志物确认的MCI患者,如符合AD神经心
理认知损害临床特征(海马型遗忘障碍综合征)和头颅磁共振成像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结构影像损害特征,并排除
其他类型的MCI(如帕金森病、脑血管病、路易体病、自身免疫性脑
炎等所致的MCI),可以临床诊断为“很可能的AD源性MCI”,以此
满足更广大的临床工作者在筛查诊断AD源性MCI中的临床实践需求。
随着AD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最新进展,美国阿尔茨海默
病学会(AlzheimersAssociation,AA)于2023年提供了新的AD
临床诊断标准建议草案[简称2023AA临床诊断标准(草案)],强
调通过生物学概念定义AD,通过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确诊疾病。该草
案指出AD的定义应基于生物学与临床症状的结合;AD是一个连续疾
病谱系(Alzheimerscontinuum),从出现脑内病理改变的无症状
节点开始,经过病理负担持续增加的阶段,最终出现临床症状并不断
进展;AD应通过体内核心生物标志物的异常来诊断⑸。对于符合AD
核心病理并处于MCI阶段的患者,可诊断为“AD源性MCI”[2]o
近年来AD的疾病修饰疗法(disease-modifyingtherapy,DMT)
相关研发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DMT是指对导致疾病的潜在病理生理
过程进行干预,以期达到改善疾病临床进展轨迹的治疗方法⑹。靶
向淀粉样蛋白(amyloidB-protein,AB)的DMT药物,如仑卡
奈单抗(le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