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科体格检查规范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基础体征观察
03
触诊专项技术
04
神经学评估
05
特殊检查法
06
报告整合规范
01
检查总论
01
检查总论
PART
脊柱体查基本原则
6px
6px
6px
观察脊柱的生理曲度、对称性、皮肤状况、肌肉紧张度等。
脊柱外观检查
寻找脊柱及其周围可能存在的压痛点和叩击痛点。
脊柱压痛与叩击痛检查
评估脊柱在不同方向的活动范围,包括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
脊柱活动度检查
01
03
02
评估患者的感觉、运动、反射等神经功能,以判断脊柱病变是否累及神经。
神经系统检查
04
标准化检查流程
准备工作
脊柱整体检查
脊柱分段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特殊情况处理
确保检查环境安静、舒适,患者充分暴露脊柱,检查者准备好所需工具。
从上至下逐步检查脊柱的生理曲度、皮肤、肌肉等,注意有无异常。
针对颈椎、胸椎、腰椎等不同部位进行细致检查,评估各部位的活动度和压痛情况。
进行深感觉、浅感觉、运动功能、反射等方面的检查,以评估神经功能。
对于患者主诉疼痛或发现异常体征的部位,需进行更深入的检查,如X线、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适应症与禁忌症
脊柱外科体格检查适用于脊柱病变的筛查、脊柱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脊柱手术前后的评估等。
适应症
对于脊柱外伤急性期、脊柱结核、脊柱肿瘤等严重疾病,以及孕妇等特殊情况,应谨慎进行脊柱外科体格检查,以免加重病情或造成不良后果。
禁忌症
02
基础体征观察
PART
体态与步态评估
01
站立姿势
观察被检查者站立时是否平稳,有无脊柱侧弯、后凸或前凸等异常体态。
02
行走步态
观察被检查者行走时步态是否平稳、协调,有无跛行、鸭步等异常步态。
脊柱生理曲度检查
腰椎生理曲度
检查腰椎前凸是否正常,有无过度前凸或平直。
03
检查胸椎后凸是否正常,有无驼背或平直等异常。
02
胸椎生理曲度
颈椎生理曲度
检查颈椎前凸是否正常,有无过度前屈或后凸。
01
皮肤异常识别
观察脊柱区域皮肤颜色是否正常,有无红斑、色素沉着等异常。
皮肤颜色
皮肤完整性
皮肤感觉
检查脊柱区域皮肤是否完整,有无破损、溃疡、瘢痕等。
询问或检查脊柱区域皮肤的感觉,是否有麻木、疼痛、触觉减退等异常。
03
触诊专项技术
PART
棘突定位手法
通过触摸颈椎的棘突,确定颈椎的节段,常用于颈椎病变的诊断。
颈椎棘突定位
通过触摸胸椎的棘突,确定胸椎的节段,有助于胸椎病变的诊断。
胸椎棘突定位
通过触摸腰椎的棘突,确定腰椎的节段,辅助腰椎病变的诊断。
腰椎棘突定位
压痛点分级评估
轻度压痛
患者感到轻微疼痛,但能耐受,不出现躲避反应,常见于慢性劳损性疾病。
01
中度压痛
患者感到明显疼痛,但能忍受,出现躲避反应,常见于局部肌肉紧张或炎症。
02
重度压痛
患者感到剧烈疼痛,不能忍受,拒绝按压,常见于骨折、肿瘤等严重疾病。
03
肌张力检测方法
姿势观察法
观察患者在静止状态下的姿势,如姿势异常,可能提示肌张力异常。
03
在肌肉收缩时给予阻力,观察肌肉的力量和阻力,判断肌张力是否亢进。
02
阻力检测法
被动伸展法
通过被动地伸展患者的四肢,感受肌肉的张力,判断肌张力是否正常。
01
04
神经学评估
PART
神经根牵拉试验(SLR)
患者仰卧,伸直下肢,抬高至一定程度时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为阳性。
坐骨神经牵拉试验(SLRT)
患者仰卧,伸直下肢,抬高至一定程度后,再伸直踝关节,若出现疼痛或麻木为阳性。
神经根牵拉试验
检查患者身体各部位的感觉,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等,评估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
感觉检查
检查患者各肌肉群的肌力和肌张力,评估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功能。
运动检查
检查患者的浅反射和深反射,评估脊髓的反射弧功能。
反射检查
脊髓功能检查
病理反射鉴别
Babinski征
Oppenheim征
Gordon征
Chaddock征
检查足底外侧缘,阳性表现为拇指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检查胫骨前缘,阳性表现为拇指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检查腖肌腱,阳性表现为拇指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检查外侧踝下方,阳性表现为拇指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05
特殊检查法
PART
脊柱活动度测量
腰椎活动度
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骨盆倾斜。
03
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旋转。
02
胸椎活动度
颈椎活动度
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
01
患者头部转向患侧并后仰或侧屈,检查者手部压迫患者头顶,如出现颈肩臂痛即为阳性。
神经定位诱发试验
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试验)
患者头部转向健侧并后仰,同时检查者牵拉患者患侧上肢,若出现颈肩臂痛即为阳性。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on试验)
患者臀部及下肢后伸,若出现腰腿痛即为阳性。
腰骶神经牵拉试验(S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