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呼吸器操作规范
演讲人:
日期:
目
录
CATALOGUE
02
操作前准备
01
设备概述与原理
03
标准操作流程
04
操作注意事项
05
维护与保养
06
培训与考核
设备概述与原理
01
通常由透明、有弹性的材料制成,用于覆盖患者的口和鼻,确保氧气供应。
面罩
储存氧气,并在需要时通过阀门释放。
氧气储气袋
位于面罩中央或侧面,允许氧气进入并防止呼出气流回流。
单向阀门
01
03
02
基本构造解析
连接氧气储气袋和面罩,传输氧气。
呼吸管道
用于调节氧气的流量,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氧气流量调节器
04
05
适用场景说明
急救场合
如心脏骤停、窒息、呼吸衰竭等,需要紧急进行人工通气。
01
转运途中
如救护车、急救飞机等,提供临时通气支持。
02
临时替代
在气管插管或其他呼吸道介入操作前,作为临时通气手段。
03
特定环境
如高原、潜水等,因环境氧气稀薄或气压变化导致呼吸不畅时使用。
04
工作原理简述
氧气供应
自主呼吸
阀门作用
压力平衡
通过氧气储气袋或氧气瓶提供氧气,通过呼吸管道传输至面罩。
患者通过面罩自主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单向阀门确保氧气进入患者肺部,防止呼出气流回流,提高通气效率。
呼吸器内部设计有压力平衡装置,以确保氧气供应稳定,避免压力过高或过低对患者造成损伤。
操作前准备
02
检查简易呼吸器是否包含面罩、单向阀门、球体、氧气储气袋或储氧器、连接管等部件,并确认各部件功能正常。
设备完整性检查
简易呼吸器各部件是否齐全
检查简易呼吸器各部件是否连接紧密,有无漏气现象,球体是否灵活,单向阀门是否工作正常,面罩边缘是否平滑无破损。
简易呼吸器性能检查
在每次使用前后,应对简易呼吸器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呼吸器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简易呼吸器清洁与消毒
个人防护措施
呼吸防护
在操作时,应佩戴合适的口罩或呼吸器,防止患者呼出的气体或飞沫进入操作者呼吸道。
03
在接触患者前后,应彻底清洗双手或使用手消毒剂,以减少手部细菌传播。
02
手部卫生
防护用品穿戴
操作前穿戴好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以防止患者分泌物或呼吸道飞沫污染操作者。
01
环境安全评估
确保操作区域宽敞、整洁、无杂物,以便于操作。同时,应确保氧气源远离火源和易燃易爆物品,避免发生危险。
操作区域安全
在操作前,应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情况等,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状态。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操作策略。
患者安全
标准操作流程
03
气囊连接与压力调节
01
气囊连接
检查简易呼吸器各部件是否齐全无损坏,正确组装并连接气囊与面罩。
02
压力调节
开启压力阀,调节气囊压力至适宜范围,确保送气压力稳定且患者能够耐受。
面罩固定与通气实施
将面罩紧扣患者口鼻部,用固定带固定,确保面罩与患者面部紧密贴合,防止漏气。
面罩固定
操作者通过挤压气囊向患者供气,每次挤压后应放松气囊,使呼吸器与患者之间形成呼气通道。
通气实施
通气频率控制要点
根据患者自主呼吸情况调节通气频率,一般成人为12-20次/分,儿童为20-30次/分。
通气频率
在通气过程中,需随时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情况,确保通气效果良好;同时避免通气过度或通气不足。
注意事项
01
02
操作注意事项
04
压力参数安全范围
根据患者病情和呼吸器型号,设定合适的通气压力,避免过高或过低。
设定合适的压力
持续监测患者气道压力,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波动。
压力监测
设置压力报警上下限,一旦压力超出设定范围,及时采取措施。
报警设置
患者体征观察重点
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01
神志状态
观察患者神志是否清醒,有无烦躁、昏迷等异常情况。
02
呼吸状况
评估患者呼吸是否平稳、有无呼吸困难或呼吸暂停现象。
03
皮肤颜色
观察患者口唇、甲床等末梢部位的颜色,判断有无缺氧。
04
异常情况应对策略
呼吸困难加重
生命体征异常
呼吸器故障
患者烦躁不安
立即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调整呼吸器参数或进行气管插管等急救措施。
根据具体异常指标,调整通气参数或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如升压、强心等。
迅速检查呼吸器各部分是否连接紧密,电源是否正常,及时排除故障或更换呼吸器。
排除其他因素后,可适当给予镇静剂,确保患者安静配合治疗。
维护与保养
05
日常清洁消毒规范
清洗和消毒频次
清洗和消毒部位
清洗和消毒方法
清洁后的干燥
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并至少每天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使用中性清洁剂或75%医用酒精进行清洗和擦拭消毒,避免使用含氯漂白剂。
呼吸器主体、面罩、管路、呼气阀和吸气阀等部件均应进行清洗和消毒。
清洗后应放置于通风、干燥处自然晾干,避免阳光直射。
定期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有无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