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试验指导书
环境工程根底试验指导主编:张庆乐泰山医学院
试验一废水悬浮固体和浊度的测定一、试验目的和要求
把握悬浮固体和浊度的测定方法。
试验前复习其次章残渣和浊度的有关内容。二、悬浮固体的测定
〔一〕原理
悬浮固体指剩留在滤料上并于103-105℃烘至恒重的固体。测定的方法是将水样通过滤料后,烘干固体残留物及滤料,将所称重量减去滤料重量,即为悬浮固体〔总不行滤残渣〕。
〔二〕仪器和试剂1.烘箱
分析天平
枯燥器
孔径为0.45um滤膜及相应的滤器或中速定量滤纸。
玻璃漏斗
内径为30-50mm称量瓶
〔三〕试验步骤
将滤膜放在称量瓶中,翻开瓶盖,在103-105℃烘干2小时,取出冷却后盖好瓶盖称重,直至恒重〔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0.0005g〕。
去除漂移物后,振荡水样,量取均匀适量水样〔使悬浮物大于
2.5mg〕,通过面称至恒重的滤膜过滤;用蒸馏水洗残渣3-5次。如样品中含油脂,用10mL石油醚分两次洗残渣。
留神取下滤膜,放入原称量瓶内,在103-105℃烘箱中,翻开瓶盖烘2h,冷却后盖好盖称重,直至恒重为止。
〔四〕数据处理悬浮固体〔mg/L〕=V
BA1000
*1000*)(式中:A——悬浮固体+滤膜及称重瓶重〔g〕B——滤膜及称重瓶重〔g〕
V——水样体积〔mL〕
〔五〕留意事项
树叶、木棒、水草等杂质应先从水中去除。
废水粘度高时,可加2-4倍蒸馏水稀释,振荡均匀,待沉淀物下降后再过滤。
也可承受石棉坩锅进展过滤。
〔六〕思考题
1.进展称重之前对水样如何进展预处理?
2.为什么掌握温度在103-105℃?
悬浮物的质量浓度和浊度有无关系?
分析产生测定误差的缘由?三、浊度
〔一〕原理
浊度是由水中含有的泥沙、粘土、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等悬浮物质造成的。水体浑浊会影响阳光的透射,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
浊度以度为单位。1mg肯定粒度的白陶土〔或硅藻土〕在1000mL水中产生的浊度,称为1度。
测定水样浊度可用分光光度法、浊度仪法和目视比浊法。
样品收集于具塞玻璃瓶内,应在取样后尽快测定。如需保存,可在4℃冷暗处保存24h,测试前要剧烈振摇水样并恢复到室温;
〔二〕仪器
100ml具塞比色管、1L容量瓶、移液管,白陶土,标准筛
〔75μm〕,烘箱,枯燥器,托盘天平。5%氯化汞溶液。
〔三〕试验步骤
把粉碎的白陶土放在105摄氏度烘箱中烘3h,放入枯燥器内冷却后取出,用 75μm的标准筛进展筛选。称取筛出的粉末〔约
200~300目〕1.00g,放入1L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此标准溶液的浊度为1000度。
用移液管取上述标准溶液100mL,放入另一个1mL容量瓶中,加5%的氯化汞溶液0.2mL,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到标线。该溶液的浊度为100度。
把浊度为100度的白陶土标准液,一边充分振荡,一边快速用移液管吸取1.0、2.0、3.0、4.0、5.0、6.0、7.0、8.0、9.0、10.0mL,移入10个100mL比色管中,加水稀释至标线,加盖振荡。它们的浊度分别为1.0、2.0、3.0、4.0、5.0、6.0、7.0、8.O、9.O、10.0度。
取待测水样100mL于比色管中,与上述配制的标准溶液比色管并列放在黑纸上,从上往下垂直观看,将水样和标准溶液相比较,确定水样的浊度。
备注:浊度仪法:原理与方法:
光电浊度仪运用了光散射的理论。当光束碰在水中微粒外表时,由于光的反射与衍射效应,在微粒的任何一方都产生了肯定的光强,这种光称为散射光。散射光也包括沿光束直线方向前进散射和后向散射。每个颗粒的散射光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
散射光的强度受到颗粒物的数量、外形、大小、外表构造以及颜色和水的折射指数等的影响。
光电浊度仪原理,光源入射强度P0的光束通过水样槽中的水样后,在水中颗粒浓度为C的微粒作用下,沿光束方向上的强度减弱为Pt,并在垂直光束方向产生强度为Ps的散射光。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lg(P0/Pt)=KbC(透射式浊度仪原理)Ps/P0=kbC(散射式浊度仪原理)
式中b—光程K、k—常数
依据上述原理可设计成两种浊度仪,其中散射式浊度仪更适用于低浊度的测量。
仪器
测量步骤:
浊度仪的校正:同分光光度计法步骤1可承受福尔马肼聚合物标准溶液进展标定与校正。另外,承受标准浊度玻璃去校正浊度仪,将标准玻璃放入浊度仪光程中,调整浊度仪读数至标准玻璃上所示值。
浊度的测定:将呈有待测浊度水样的皿放入浊度仪光程中,记录浊度仪所示值,即为水样的浊度(NTU或FTU)。
留意
假设水样浊度超出测量量程,则要变换量程,重复步骤1、2即可。试验二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