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要点2025
自我国2016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指南〉〉发布以来,PCI
经历了快速普及、提高和发展阶段,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国内
外也积累了众多的临床研究证据,PCI策略和技术不断完善,欧美已先后
更新发布了相关指南。因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
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依据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结果,参考欧美最新
指南,结合我国临床实践经验,更新制定了该指南。为我国PCI严格手术
指征和规范实施提供参考和指导,以确保患者安全。2025版经皮冠状动
脉介入治疗指南在全面总结既往临床经验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PCI领
域的重要技术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更新。以下将重点阐述指南中关千PCI重
要技术的关键内容,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规范的实践指导。
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及功能检查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及功能检查已成PCI
技术的组成部分,能明确指征、指导治疗并改善预后。l.IVUS和OCT测
定:IVUS是经典的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对病变的性质、狭
窄程度和累及范围梢确测晕。除能确定临界病变PCI指征界值外,对高危
病变如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支架内血栓高危病变(小血管、粗大血管、CTO
病变),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性病变等,还能指导策略选择和优化支架置
入(IIa,-IIa,EO)
BR);并能明确支架内血栓等并发症的原因(C-。
对千解剖复杂病变,特别是左主干病变、真性分叉病变和长病变,推荐应
用腔内影像(包括IVUS或OCT)指导PCI以减少缺血事件(I,A)。
对复杂CTO病变,IVUS有助千明确闭塞入口、判断导丝走行在血管壁结
构内或真腔,提高PCI成功率和安全性(IIa,C-EO)。为预防血栓,IVUS
指导下的支架理想置入标准(MUSIC标准)为:(l)支架完全贴壁,(2)
支架内最小管腔横截面积平均远端参考血管横截面积的90%,(3)偏
心指数0.7。IVUS预测D
ES置入后远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有:
MLA.;;;5mm2、支架边缘斑块负荷50%、支架边缘夹层、弥漫的支架
贴壁不良。我国新近研究还显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运用IVUS
指导PCI得到的支架MLA更大,能改善患者1年预后,主要得益千降低
靶血管AMI和紧急血运重建发生率(Ila,B-R)。OCT比IVUS空间分
辨率高10倍,但穿透力弱,对发现冠状动脉腔内病变性质、纤维帽厚度
及置入支架贴壁情况的细微解剖学变化有优势。因此,OCT在明确显示
STEMI患者IRA内造影无法识别的斑块破裂、微血栓和斑块侵蚀,钙化
病变形态、范围和厚度甚至钙化结节,以及置入支架贴壁情况方面比IVUS
a,B-R)。2.FFR和定晕血流分数测定:FFR是冠状动脉病
价值更高(II
变功能学检查的经典方法,主要用千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或冠状动脉显著
狭窄但无典型心绞痛症状患者,作为有或无功能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