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麻醉护理常规
演讲人:
日期:
06
护理质量改进
目录
01
术前评估与准备
02
术中配合要点
03
术后即刻护理措施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5
长期护理管理
01
术前评估与准备
适应症与禁忌症评估
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导致的严重呼吸困难等。
适应症
张力性气胸、低血容量性休克、纵隔气肿、严重肺气肿等患者,以及颈部手术切口部位有感染的患者。
禁忌症
患者术前宣教内容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消除焦虑和恐惧情绪,积极配合手术。
03
术前禁食、禁水,做好口腔清洁,取下义齿等。
02
术前准备
术前沟通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和配合。
01
器械与急救物品准备
气管切开包
包括气管切开刀片、气管套管、手术钳、止血钳等。
01
急救药品
如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等,以备应急使用。
02
呼吸机
对于呼吸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需准备好呼吸机,以在手术后进行辅助呼吸。
03
02
术中配合要点
麻醉方式选择依据
根据患者的全身状况、手术类型及手术时程,选择适宜的麻醉方式。
病情评估
气道通畅
麻醉效果
确保在气管切开过程中,患者气道始终保持通畅,避免发生窒息。
麻醉效果要确保患者无痛、无意识,同时保持生命体征的稳定。
术前准备
准备手术器械、麻醉药物及急救设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配合
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气管切开操作,包括消毒、铺巾、麻醉、切开、插管等步骤。
术中观察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情况、麻醉效果等,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气管切开操作配合流程
生命体征监测规范
在手术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持续监测
如发现生命体征异常,应立即停止手术,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
异常情况处理
将监测数据详细记录,术后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性。
记录与分析
03
术后即刻护理措施
切口观察与敷料更换
切口疼痛评估
询问患者切口疼痛情况,及时给予止痛药物,减轻患者疼痛。
03
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切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02
敷料保持清洁干燥
切口处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异常情况
观察切口处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异常情况,如有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01
气道湿化与吸痰操作
气道湿化
采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进行气道湿化,保持呼吸道湿润,防止分泌物干结堵塞气道。
01
吸痰操作
定期为患者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02
痰液性质观察
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03
呼吸机参数初始设置
潮气量设置
呼吸频率设置
氧浓度设置
呼吸机管道连接
根据患者年龄、体重和病情设置合适的潮气量,避免过高或过低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根据患者自主呼吸情况设置合适的呼吸频率,避免呼吸过快或过慢。
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调整氧浓度,保证患者吸入足够的氧气。
确保呼吸机管道连接紧密,避免漏气或脱落。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术前评估
手术操作要细致、准确,避免损伤周围血管和组织,严密止血,必要时可使用电凝、结扎等方法。
术中止血
术后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伤口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凝血功能和血管状况,评估出血风险。
出血风险评估及应对
气道阻塞紧急处理方案
立即床旁吸引
发现气道阻塞,应立即进行床旁吸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阻塞物。
调整套管位置
气管切开扩大
检查套管位置是否正确,如套管脱出或扭曲,应及时调整或更换。
若床旁吸引和调整套管位置无法缓解气道阻塞,应立即进行气管切开扩大,确保呼吸道通畅。
1
2
3
感染防控关键步骤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患者病情和细菌培养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03
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防止感染。
02
伤口护理
无菌操作
在气管切开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减少细菌污染。
01
05
长期护理管理
内套管清洁消毒流程
清洁频率
每天进行内套管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感染。
02
04
03
01
消毒方法
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或浸泡在消毒液中,确保内套管的消毒效果。
清洗方法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专用清洁液浸泡内套管,彻底清除痰痂和分泌物。
清洗和消毒后的处理
将内套管重新安装到气管套管中,确保固定良好。
患者自主咳痰训练方法
咳痰前的准备
咳痰技巧
咳痰后的处理
辅助咳痰方法
指导患者深呼吸,放松喉部肌肉,准备咳痰。
教患者有效咳嗽,即用力吸气后快速用力呼气,将痰液咳出。
及时清理口腔和气管内的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咳痰困难的患者,可采用拍背、体位引流等方法辅助咳痰。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避免刺激性气体和灰尘。
每天检查气管套管是否固定良好,周围皮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