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术前访视及术前评估规范
演讲人:
日期:
06
麻醉方案决策流程
目录
01
术前访视总论
02
标准化访视流程
03
临床评估核心内容
04
特殊患者处置规范
05
风险评估报告体系
01
术前访视总论
访视基本定义与范围
访视定义
访视目的
访视范围
访视形式
指手术前麻醉医师对患者进行面对面访视,了解患者情况并制定麻醉方案。
涵盖患者病史、身体状况、手术方案、麻醉方式、风险及并发症等。
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解答患者疑问,确保患者充分理解麻醉风险。
面对面交流,必要时可请相关科室协助。
患者身体状况评估
手术风险评估
术前准备核查
麻醉方案制定
了解患者各项生理指标,评估麻醉耐受性。
根据评估结果,合理选择麻醉方式,制定麻醉计划。
分析手术类型、难易程度及可能遇到的麻醉风险。
确保术前各项准备措施已落实,如禁食、禁水等。
术前评估核心目标
医疗安全责任划分
麻醉医师职责
外科医师职责
护理人员职责
医院管理责任
负责术前访视、评估,制定麻醉方案,实施麻醉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提供手术相关信息,参与麻醉方案的制定,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协助麻醉医师进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麻醉医师进行麻醉管理。
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术前访视和评估工作的有效实施,保障患者安全。
02
标准化访视流程
手术史、麻醉史、过敏史、用药史、家族遗传病史等。
审核既往病史
疾病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
审核术前诊断
01
02
03
04
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等。
审核患者基本信息
术前用药、禁食禁饮、术前准备等。
审核术前医嘱
病例资料预审要点
床旁体格检查项目
生命体征、发育、营养、意识状态、体位等。
一般检查
头部外观、瞳孔、颈动脉、气管等。
头部及颈部检查
胸廓、皮肤、呼吸音、心脏听诊等。
胸部及肺部检查
腹部触诊、脊柱四肢活动度、肌张力等。
腹部及脊柱四肢检查
麻醉风险初筛记录
6px
6px
6px
ASA分级、Mallampati分级、心功能分级等。
麻醉风险评估
麻醉诱导药、肌松药、镇痛药、镇静药等。
麻醉药物选择
全身麻醉、区域麻醉、局部麻醉等。
麻醉方法选择
01
03
02
术前用药、麻醉监测、急救准备等。
麻醉风险预防措施
04
03
临床评估核心内容
循环系统风险评估
心脏听诊
血压测量
心电图检查
周围血管检查
评估心率、心律、心音和心脏杂音,了解心脏基础状况。
评估患者基础血压,排除术前高血压或低血压。
判断心脏电生理活动是否正常,发现潜在的心律失常。
观察四肢动脉搏动情况,了解外周血管阻力。
呼吸频率与节律
肺通气量
肺功能检查
呼吸道通畅度
测量患者平静呼吸时的频率和节律,评估呼吸中枢功能。
检查呼吸道是否畅通,有无梗阻或分泌物。
通过深呼吸等动作评估肺通气储备能力。
必要时进行肺功能测试,评估肺通气和换气功能。
呼吸功能筛查指标
通过血生化检查评估肝脏代谢、解毒和合成功能。
肝功能评估
肝肾功能影响分析
通过血尿素氮、肌酐等指标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及肾功能。
肾功能评估
了解麻醉药物在肝肾的代谢和排泄情况,为药物选择提供依据。
药物代谢与排泄
检测血钾、钠、钙等电解质浓度,维持内环境稳定。
电解质平衡
04
特殊患者处置规范
常规评估
包括心电图、血压、肺功能、肾功能等常规检查。
01
神经系统评估
重点关注认知功能、神经传导和肌肉力量等。
02
麻醉风险评估
根据ASA分级标准,评估麻醉风险等级。
03
术前用药调整
针对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调整术前用药剂量。
04
高龄患者评估策略
合并症分级处理
轻度合并症
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术前积极控制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01
中度合并症
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需请相关科室会诊,共同制定手术和麻醉方案。
02
重度合并症
如严重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等,需经多学科讨论,确定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
03
急性合并症
如急性感染、电解质紊乱等,需先治疗急性病症,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手术。
04
急诊手术评估流程
紧急程度评估
术前快速评估
术前准备
风险评估与沟通
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手术的紧急程度,决定手术时间和麻醉方式。
包括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气道情况等,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和麻醉。
尽可能在术前完成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如血液检查、心电图、胸片等。
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手术和麻醉的风险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05
风险评估报告体系
指病人健康,能承受手术麻醉风险,无系统性疾病。
ASAI级
指病人有重度系统性疾病,但仍在代偿范围内,麻醉和手术风险较大。
指病人有轻度系统性疾病,但尚处于代偿阶段,对麻醉和手术有一定风险。
01
03
02
ASA分级实施标准
指病人有重度系统性疾病且已失去代偿,麻醉和手术风险很大。
指病人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