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使用的临床指征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02循环系统并发情况01呼吸衰竭相关指征03神经系统疾病适用04手术围麻醉期应用05特殊病例适应证06禁忌证与风险管控
呼吸衰竭相关指征01
低氧性呼吸衰竭标准氧分压(PaO2)小于60mmHg呼吸频率增快血氧饱和度(SaO2)低于90%呼吸窘迫症状表示患者体内存在低氧血症,是低氧性呼吸衰竭的主要指标。反映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的比例,低于90%提示有显著的低氧血症。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往往增快以尝试补偿体内的低氧状态。包括鼻翼扇动、三凹征等,表明患者呼吸肌用力,呼吸功能受损。
高碳酸血症型衰竭阈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大于50mmHg01为判断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的阈值,超过此值可能导致酸中毒和意识障碍。pH值下降02由于体内二氧化碳潴留,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导致血液pH值下降,通常小于7.35。神经系统症状03如头痛、嗜睡、精神错乱、昏迷等,由于高碳酸血症引起的神经系统抑制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04如心悸、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由于高碳酸血症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反应。
混合型呼吸衰竭判断氧分压(PaO2)降低同时伴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这是混合型呼吸衰竭的主要特征,同时存在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病情复杂且严重混合型呼吸衰竭通常由于多种疾病或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病情复杂且严重,需及时诊断和治疗。呼吸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等症状,呼吸功能严重受损,需依靠呼吸机辅助呼吸。多器官功能衰竭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如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等。
循环系统并发情况02
心源性肺水肿合并呼吸抑制心源性肺水肿导致的呼吸抑制心源性肺水肿使肺泡内液体渗出增多,影响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和呼吸抑制。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呼吸机辅助通气的重要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呼吸困难,通气量不足,导致低氧血症,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和呼吸抑制。及时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能够有效改善气体交换,缓解低氧血症和呼吸抑制,减轻心脏负担。123
休克引发的通气障碍呼吸机辅助通气的适用性在休克状态下,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能够迅速改善通气状况,提高氧合水平,纠正休克。03休克患者呼吸急促、表浅,通气量不足,导致低氧血症,进一步加重休克状态。02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休克引起的呼吸抑制休克时,全身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呼吸中枢缺氧和功能障碍,进而引发通气障碍。01
心肺复苏后呼吸支持心肺复苏后,患者的呼吸、循环等生理功能常常出现异常,需要呼吸机的辅助支持。心肺复苏后的生理功能异常心肺复苏后,患者往往无法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是维持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必要性心肺复苏后,应尽早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和持续时间,以避免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呼吸机的使用时机和持续时间
神经系统疾病适用03
包括脑卒中、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疾病。中枢性呼吸驱动不足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如镇静药物过量、安眠药中毒、神经肌肉疾病等。药物中毒或代谢性疾病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脊髓灰质炎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外周神经肌肉病变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如重症肌无力、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等。01周围神经病变如吉兰-巴雷综合征、多发性神经炎等。02肌肉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等。03
重大脑损伤后监护缺氧性脑病如一氧化碳中毒、窒息等引起的脑缺氧。03包括颅脑肿瘤切除、脑血管手术等。02神经外科手术后重度颅脑损伤如弥漫性轴索损伤、脑干损伤等。01
手术围麻醉期应用04
全身麻醉后通气保障由于全身麻醉后患者意识消失,舌后坠、分泌物堵塞等易导致气道阻塞,呼吸机可迅速建立人工气道,保障通气。气道阻塞通气不足氧气供应不足全身麻醉药物会抑制患者呼吸中枢,导致通气不足,呼吸机可辅助或替代患者自主呼吸,维持必要通气量。全身麻醉后患者无法自主获取氧气,呼吸机可提供高浓度氧气,满足机体需要。
重大胸腹部术后支持重大胸腹部手术可能导致肺功能受损,呼吸机可辅助患者完成呼吸,减轻肺负担。肺功能不全手术后患者呼吸肌力量可能不足,呼吸机可替代或辅助呼吸肌工作,避免呼吸肌疲劳。呼吸肌疲劳重大手术后,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呼吸机可维持通气稳定,保障患者安全。维持通气稳定
创伤性气胸处理排气创伤性气胸患者胸腔内积气,呼吸机可辅助排气,恢复胸腔负压,促进肺复张。01减轻呼吸困难创伤性气胸患者呼吸困难,呼吸机可辅助或替代患者自主呼吸,减轻呼吸困难。02促进伤口愈合呼吸机辅助呼吸可减少患者呼吸幅度和频率,减轻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03
特殊病例适应证05
ARDS治疗标准流程氧合指数(PaO2/FiO2)≤200肺复张策略呼气末正压(PEEP)设定肺保护性通气策略ARDS患者氧合功能严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