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意外脱管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角色
-医生A:负责患者的整体诊断和治疗决策,在意外脱管事件中主导抢救流程。
-护士B:协助医生进行抢救操作,负责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连接急救设备等工作。
-护士C:负责通知相关人员、准备抢救药品和物品。
-患者D:模拟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期间发生意外脱管的患者。
场景一:意外脱管发生
时间:上午10:00
地点:重症监护室(ICU)
护士B正在病房内为患者D进行护理操作,密切观察着呼吸机的运行参数和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者D处于昏迷状态,气管插管连接着呼吸机辅助呼吸。
突然,患者D身体躁动了一下,气管插管意外脱出。呼吸机发出报警声,屏幕上各项参数出现异常波动。
护士B立刻停止手中的操作,迅速上前查看患者情况。她一边呼唤患者的名字,一边观察患者的面色和胸廓起伏。发现患者面色迅速发绀,胸廓无明显起伏,自主呼吸微弱。
护士B大声呼喊:“护士C,快来帮忙,患者气管插管脱管了!”同时,迅速将患者的头后仰,清理口腔和气道内的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并用简易呼吸器为患者进行人工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情况。
场景二:通知医生及相关人员
护士C听到呼喊后,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快速跑到病房。
护士B对护士C说:“你赶紧通知医生A到病房,同时准备气管插管包、喉镜、呼吸囊等急救物品和抢救药品。”
护士C点头回应:“好的,我马上通知。”然后迅速拿起电话拨打医生A的电话:“医生A,ICU病房的患者D气管插管意外脱管了,目前患者面色发绀,自主呼吸微弱,护士B正在用简易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
医生A在电话中回复:“我马上过来。”并迅速放下手头的工作,向ICU病房赶来。
护士C通知完医生后,快速前往治疗室,准备气管插管所需的物品和抢救药品,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她一边准备物品,一边在心里默念物品清单,确保没有遗漏。准备好后,迅速将物品推到病房。
场景三:医生到场评估与决策
医生A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病房,快速走到患者床边。护士B向医生A汇报患者情况:“医生,患者在10分钟前气管插管意外脱出,目前使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患者面色仍发绀,心率120次/分,血压80/50mmHg,血氧饱和度60%。”
医生A一边听护士B的汇报,一边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他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面色、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检查气道是否通畅,听诊双肺呼吸音。
经过评估,医生A判断患者情况危急,需要立即重新进行气管插管。他果断下达指令:“护士B,协助我进行气管插管;护士C,准备好抢救药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场景四:重新气管插管
护士B迅速站到医生A的身旁,协助他摆放患者体位,将患者头部抬高并后仰,使口腔、咽喉和气管处于一条直线上。
医生A打开气管插管包,检查喉镜的灯泡是否明亮,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他熟练地将喉镜插入患者口腔,暴露声门。在喉镜的直视下,准确地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深度约为22cm。
护士B立即用注射器向气管导管的气囊内注入适量的空气,使气囊膨胀,固定气管导管。然后连接呼吸机,调节好呼吸机参数,如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
医生A用听诊器听诊患者双肺呼吸音,确认气管导管位置正确,双侧呼吸音对称,且胃部无气过水声。护士B观察呼吸机的运行参数,如气道压力、潮气量等,确保呼吸机正常工作。
护士C在一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发现患者面色逐渐转为红润,心率逐渐下降至90次/分,血压上升至100/60mmHg,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5%。
场景五:固定气管导管与后续处理
气管插管成功后,医生A和护士B一起用胶布妥善固定气管导管,防止再次脱出。固定时,注意保持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避免压迫患者的面部皮肤。
护士B对气管导管进行标记,记录气管导管插入的深度和时间。同时,清理患者口腔周围的分泌物和血迹,保持患者面部清洁。
医生A再次对患者进行评估,调整治疗方案。他对护士B和护士C说:“患者目前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但仍需密切观察。护士B,继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呼吸机运行情况;护士C,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抢救过程和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
护士B点头回应:“好的,医生,我会密切观察的。”她每隔15分钟记录一次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呼吸机参数,观察患者的胸廓起伏、面色和血氧饱和度变化。
护士C认真地进行护理记录,详细记录了患者脱管的时间、抢救措施、用药情况以及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她将记录单放在患者的病历夹内,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场景六:分析原因与总结
抢救结束后,医生A组织护士B和护士